晨报特派记者 李晓明河北邯郸报道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村民冯元成拿着自己的“股金证”,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到期红利”660元,到期日为2013年9月3日。然而直到现在,他不仅没拿到这笔利息,在一年前存入的1万元本金也没能要回,只剩下手里这张盖着“广平县伟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印章的“股金证”,但上面的法人“高英伟”已经人间蒸发,不知去向。 在邯郸市,像冯元成一样手执伟光合作社“股金证”的农户不在少数,他们现在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投进去的资金连本带息无处讨还。据晨报记者调查,在整个邯郸市,有近10万农户加入了伟光合作社,投入了1.4亿多元股金。随着伟光老板的跑路,这笔钱如何追回成为难题。 令人震惊的是,像伟光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邯郸已经遍地开花,多达上千家,名称花样百出,方式却大同小异:成立合作社,以高额返利为饵,大量吸收农民资金“入股”。 实际上,晨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绝大多数合作社都是披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外衣,而行使着非法集资之实,源源不断地榨取着农民手中的血汗钱。一旦人去楼空,农民将血本无归。 高额利率诱惑农户入社 说起伟光,3年多来在邯郸市声名鹊起,尤其是农村地区几乎无人不晓。从2010年底开始,伟光先后在邯郸市的十几个县和市区,开办了“伟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在伟光发放的宣传资料上,首页赫然印着国家主席令和国务院令,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伟光强调,它正是依据这两条法规,经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批准成立。 在伟光的对外宣传中,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整个伟光集团发展的完美补充。老板高英伟以经营煤炭运输起家,旗下有一支运输车队。“将内蒙古的煤炭拉到邯郸销售,返回的车辆再将邯郸的蔬菜拉到内蒙销售”。伟光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便由此而生。 但伟光合作社吸引农民入社并不是靠它的蓝图,最重要的是它开出的远高于银行利率的所谓“红利”。记者拿到的一张2011年“伟光专业合作社入社股金红利计算表”显示,只要农民自愿以资金入社,就可以按期分红,合作社的股金利率要比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高出一倍。如此高额红利诱惑之下,农民纷纷“入社”,伟光专业合作社的分社也在邯郸一家家开出来。据伟光宣传册所称,到2012年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伟光专业合作社入社人数就达到了8万多人,分社共计27家。到了2013年,入社人数已经突破了10万。 基层代办深入到每个村 晨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从伟光总部到最下面的每一个“入社”农民,中间是“总社-分社-代办点”三级架构,一级级传输,农民的资金便如血液一样自下而上汇聚到伟光的总部。 伟光总部位于邯郸市复兴区学军街28号,其下在每个县都设有一个合作社分社,分社下面就是代办点,代办点分布到每一个村。 在伟光专业合作社的整个资金流程中,最基层、同时也是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是代办员。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代办员,他们负责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吸纳农民通过资金入股的方式成为社员。一般而言,代办员的身份都相对特殊,他们要么是村里比较有威望的村民,要么是之前有在信用社工作的经历,比较受村民信赖。 伟光的方法很简单,用高额提成的方式让这些代办员为伟光发展社员。代办员发展社员可获得提成,提成按照股金金额和入社期限来算,以1万元为基数,入社期限为一年的,提成为万分之二十;入社期限为六个月的,提成为万分之八。各个村的代办员吸收到的农民资金在分社汇合,然后再由分社上交给总部,就这样,从最基层的农户手中吸收的资金,通过三级传输,最终汇聚到了伟光总部手里。 一条短信后老板消失了 合作社成立后的刚开始一年多,运转还算正常,“入股”的农民基本按时拿到了返给的“红利”,情况到了201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变化。很多代办员发现,伟光不再按时支付“红利”了,接下来情况越来越糟糕,直接发不出钱了。到最后,老板高英伟都不见了!“尊敬的代办及储户,贷款我在努力的跑,请你们耐心等待和放心,钱下来了谁的钱也不会欠,至此给你们说声抱歉!”在代办员张太山的手机里,存着高英伟的这样一条短信,时间是2014年1月7日,这也是高英伟与他最后一次联系。张太山告诉记者,他是南屯头村代办员,帮伟光筹集了380万的入社资金,这些钱是村里100多户农民的血汗钱,但是从去年七八月份伟光就开始拖欠利息。他一直找高英伟,但对方一直不接电话,人也不露面,都传言他已经跑路了,直到现在这些钱的本息都没有讨回来。 [伟光运营状况] 连门口的气罐都被贴了封条 高英伟消失,那伟光的蔬菜种植基地和煤场运营状况如何?晨报记者随后走访了伟光位于广平县的合作社和煤场。 在广平县新华营村原伟光的蔬菜种植基地,这里在3年前曾进行过盛大的庆典仪式,如此已经换了门面。在这里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这里的1000亩大棚基地在去年9月份已经被他和另一名农户承包,已经不再属于伟光。他告诉记者,行情好的话,种植蔬菜每亩地年收入能有万元左右,如果种两季则更多。伟光经营不下去主要是管理太混乱,且用人不善,没有专业的种植技术人员。 广平县伟光专业合作社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实际上,伟光从征地到建好大棚,真正种植蔬菜不到一年,只收了一季,花在征地、建造大棚等的费用超过3000多万元,基本血本无归,去年下半年连每亩800元的征地费都发不出来,种植基地被政府收回,转租给了其他经营者。 位于广平县平固店镇的另一处伟光蔬菜种植基地同样征地1000亩,但是这里的大棚甚至还没有建完就因资金匮乏中途荒废。在基地旁边伟光还建了一座煤场,以前停放着伟光的运输车队,目前已经一片荒凉,厂房只余下一堆煤。门卫告诉记者,这堆煤在去年就已经被高英伟向银行进行了抵押贷款,现在整个煤场已经没一分钱的资产属于伟光,连门口两个气罐都被政府贴了封条。 似乎一夜之间,曾经红遍邯郸的伟光专业合作社瞬间枯萎。总部不见人,各个县分社陆续关门大吉,有些分社甚至连水电费都拖欠了好几个月,只有门牌上“伟光”的招牌还证明着它曾经存在过。老板跑路,员工下岗,有的甚至一年多没有拿到工资。 承受最直接压力的,是代办员群体。当初,他们帮伟光发展农民“入社”,现在农民拿着到期的“股金证”来找他们要回本息,但他们却无钱偿还。 据统计,目前邯郸有近10万农民在伟光合作社有股金,还未偿还的总金额达到1.4亿多元。记者了解到,目前邯郸市公安局已经对伟光事件立案侦查。 晨报记者在邯郸采访时还发现,“合作社模式”在当地已经成为吸收农民资金的普遍方法。在邯郸,各种各样的专业合作社比比皆是,方式都大同小异,都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吸纳农民资金将其发展成为社员。在整个邯郸市,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有上千家之多。在随便一个县,走在大街上,都能看到有合作社的牌子。记者曾在广平县的一条街上,就看到7家合作社的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