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承德市平泉县农村信用联社通过调整支农信贷结构方向,推进“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开办“政银企户保”扶贫贷款项目,用实实在在的“金融实惠”助力县辖农户的脱贫致富。2016年,该社发放各类涉农贷款329761万元,新增贷款全部用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 调整信贷投放结构,重点发放“农商贷宝”“三户联保”等特色小额信贷产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平泉县联社坚定三农市场定位,信贷结构向支农支小大力调整,重点推广以农贷宝、商贷宝为主线的特色小额贷款产品,加大小额贷款营销力度,使惠农便民产品让更多农户受益。为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联社领导班子深入各乡镇调研产业结构,按地方特色产业、农户信用状况等区域特点,探寻适合本地辖区的贷款产品。10月份,开发并推行了适用于县域北部山区的“三户联保贷款”,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在食用菌、绿色蔬菜、花卉园艺等特色农业产业的资金需求。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推出妇女创业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等系列种类贷款,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加快推进“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主动搭建“政银企户保”服务平台,力促农民脱贫致富。为实现广大农户的致富梦,平泉县联社自年初以来积极推进“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开展基层信用社和基层党组织深度合作,对辖内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建立“双基”农户档案,根据评级给予合理额度的贷款支持,为农民的脱贫致富铺下坚实的资金基础。为加快贫困农户的脱贫步伐,主动与地方政府协调开办“政银企户保”扶贫贷款项目,与地方党政部门协作确立贫困农户的帮扶措施和项目,切实为贫困农户解决实际困难。 加大电子银行业务推广,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农信社普惠银行能力。为加强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力度,该联社依托现代科技力量,开通现代结算、大小额支付、农民工取款、讯汇通等结算渠道,搭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服务平台,以电子银行业务提高农村及农民资金流通的便利。不断提升“农信村村通工程”, 布放ATM、EPOS等536台,自助金融服务机具布放到238个行政村,达到了农信服务在行政村的全覆盖,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开展驻村定点帮扶,通过注入资金、寻找项目等方式为贫困户谋出路,将精准扶贫落在实处。为更精准的扶贫攻坚,今年2月25日成立驻村工作组到小寺沟镇姚杖子村开展扶贫工作。工作组入户走访调查建立贫困户档案,在帮助村“两委”班子扶助全村农户致富的同时,确立9个贫困户为重点帮扶家庭。驻村以来,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该“住房难”“读书难”“农资购买难”等实际问题。本着“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长效理念,驻村工作组千方百计寻找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先后帮助村民确立蔬菜种植、食用菌种植、有机畜牧养殖等多个特色农牧产业项目,为农户长期稳定增加收入找到出路。(朱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