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今年以来的三度降准、7月超额投放MLF后,市场对货币政策未来走向保持高度关注。央行日前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政策定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而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提出,防范短期内需求端“几碰头”可能对经济形成的扰动,并提出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形成“几家抬”的政策合力。 再度强调预调微调 在谈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方向时,央行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预调微调,注重稳定和引导预期,强化政策统筹协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这已是央行8月以来第二次强调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央行于8月1日召开的2018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上就已指出,将加强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过,在强调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础上,央行对于流动性的措辞有了变化,由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变为“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 对此,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由“管住”到“把好”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通过预调和微调的手段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和信贷环境。在当前需要持续扩大内需、增加信用投放的大背景下,确保流动性的充裕。 同时,温彬表示,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除了需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外,更主要的是优化信贷结构,防止资金流向房地产、股市,推高资产价格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引导,让资金真正地流向实体经济。对于预调微调的工具方面,温彬表示,一方面今年下半年还有1-2次定向降准的空间;一方面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各种不同的政策工具和不同的期限组合进行灵活搭配,以达到短期的“削峰填谷”,确保市场流动性的稳定。 加强“几家抬”政策合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及内部动力关注度均有提升。记者注意到,相比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此次央行新增加了“几碰头”和“几家抬”的内容。 央行表示,注意防范短期内需求端“几碰头”可能对经济形成的扰动。从国际环境看,贸易摩擦给未来出口形势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外需对经济的边际拉动作用减弱,还可能冲击投资者情绪,加剧金融市场波动。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存在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依然较大,可能对金融市场运行和资本流动等造成冲击。从国内看,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和金融机构运作更加规范,基建投资增速有所下行,短期内或对经济形成一定扰动,但从中长期看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一些企业债务风险暴露,民间投资活力尚显不足,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仍面临较多挑战。 央行表示,需要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发挥好“几家抬”的政策合力。 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此前央行人士多次发声,喊话“更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原因。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货币政策的调整显然不足以缓和“几碰头”带来的负面冲击。例如,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局方面就需要政策集中发力,除了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外,还需要财政部加大财税政策激励。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涉及到资金供求双方的意愿和能力,这与如何把握好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密切相关,也与财政政策能否真正做到更加积极有关。因此,央行在此时提出“几碰头”、“几家抬”核心思想就是希望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形成合力,化解短期不利因素集中发酵的不利影响。 500金研究院院长肖磊直言,央行和财政部的争论实际上隐含着一个背景,目前国内经济状况比较敏感,尤其是资本市场比较脆弱,这种背景下,如何解决以及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存在巨大的争议。 事实上,近期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已重点研究了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问题。央行表示,下一阶段,在坚持规范管理、强化监管基本方向的同时,要加强政策统筹协调,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