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大整治】 甘肃 康县:不负青山铸金山
苟鹏泽 本报记者 吴晓燕 鲁明 前些年,当人们走进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西秦岭南侧的康县时,会发现这片绿水青山之间却“藏”着一个个脏、乱、差的山村:污水横流、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群众收入单一,生活捉襟见肘……而事实上,位于甘肃陇南山中的康县,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被誉为陇上“西双版纳”、“天然氧吧”和“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如何才能改变“守着绿水青山受穷”的局面,是康县县委、县政府一直在积极谋划、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命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新时代农民的新期待。”陇南市政协副主席、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说,近年来,按照中央及甘肃省的战略部署,顺应群众的热切企盼,康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基础设施改善、乡村旅游发展高度融合,以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为重点,以村容村貌整洁为突破口,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县350个行政村已有317个从“脏乱差”村变为“绿美净”的美丽乡村,92.1%的农户所处的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实现安居乐业。 依托生态谋发展 用旅游的理念规划乡村,用景区的标准打造环境,用文化的元素丰富内涵,构建全域乡村旅游大景区
康县王坝镇大水沟村 驱车沿着公路向康县县城行驶,距望关不远处,一个掩映于翠绿青山之间的村庄呈现在记者眼前: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直通村庄,村子里青瓦白墙、绿树成荫、溪流潺潺,花坛里鲜花绽放,河流蜿蜒清澈……这就是望关镇塄上村。 “从前我们村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房前屋后到处是粪便,垃圾乱堆,柴草乱放,根本想不到会有现在这么好。”塄上村村民何秀丽说。 “从2011年开始,村里在县乡党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全村的人居环境开始大变样:村里修通了12公里的田间道路,修建了村民健身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拆除改造了558间危旧房屋。”塄上村党支部书记郭峰说,近年来,县上整合各类项目资源,一次性帮助村里解决了路、水、电、房、产业等问题,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喜欢种树养花,讲究卫生,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生活环境变美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转变,致富理念也跟从前不一样了。” 郭峰介绍,塄上村先后被列为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村、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精品村、基层党建市级科学示范点,昔日的“脏乱差”早已不见踪影,全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特色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塄上村又成功入围2018“中国最美村镇”,曾经偏僻落后的村子知名度越来越大。
康县城关镇凤凰谷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康县,跟塄上村一样的一批昔日“后进村”“空心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美丽村”。 “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始终坚持突出地域特色,不搞千村一面。”李廷俊说,近几年,康县不断总结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性大扶贫工程,坚持整体规划、分年建设、领导包抓、群众主体,不大拆大建,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充分利用废旧的瓦片、砖块、河道的石头就地取材、节约成本、精细打造,深入挖掘农村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元素,建设全域美丽乡村,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生态禀赋是康县最大的优势,乡村建美了,康县这个不要门票的全域乡村旅游大景区也已初步建成,康县经验也多次从陇南的深山中走向了全省、全国。”李廷俊表示,康县坚持用旅游的理念规划乡村,用景区的标准打造环境,用文化的元素丰富内涵,用“美丽乡村”点亮“乡村旅游”,依托建成的317个美丽乡村,建成了两个国家4A级景区、两个国家3A级景区和69个旅游示范村。 整合资源抓建设 探索“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作机制,实施利民、惠民、富民综合性系统工程
康县长坝镇花桥村 康县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之初,一些县直部门习惯于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资金小而分散,无法集中办大事。对此,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研究,作出了项目和资金整合的决定。康县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从那以后,康县逐步探索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作机制,解决了一家一户没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也为贫困地区破解资金难题探索了有益做法。 王坝镇何家庄村以前是个贫困村,村子基础设施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差,如今的何家庄村却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典型村和乡村旅游的“明星村”。 谈及何家庄发生的巨变,王坝镇党委书记李锐说,2014年,县委、县政府领导赴何家庄村调研后,决心依托生态资源、区位优势,利用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建设机制,采取全面统筹、整合资金、重点投入的办法,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利民惠民富民综合性系统工程。通过整合项目资金,何家庄村拓宽了硬化通村进社入户道路,进行了河道治理和水景建设,实施了整村危房改造,修建护村河堤和便民桥,建成了村史馆、文体健身器材休闲广场及公厕、垃圾房、垃圾箱等公共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之后,镇村两级又研究提出了“综合养生”和“艺术写生”的发展思路。目前,何家庄已大踏步迈上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 何家庄的变迁只是康县整合项目资金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剪影。2011年以来,康县按照生态旅游、古村修复、产业培育、环境改善、文化服务五种建设类型,不大拆大建,不冒进求洋,既全面植入现代功能,补齐村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文化广场、村史馆等配套设施,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最大程度保护原生态,留住乡音乡愁。为此,康县共整合各类资金18.3亿元,撬动群众投工投劳等自筹27.8亿元,改造危房、统一风貌4.2万户21万间,310个行政村建起了村民服务中心和公共厕所,配套了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等环卫设施,文化广场、村史馆、图书室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文化生活。
此外,康县以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为重点,以村容村貌整洁为突破口,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整村整流域推进、特困片区开发、移民搬迁安置相结合。康县在高山石崖间修通了1100个自然村、2300公里的通社公路,铜钱乡天池平村、白杨乡火烧沟流域、两河镇丁山村、王坝镇十二湾等两万多户边远山林区群众,结束了多年来不通路的历史,改变了千百年来“肩挑手提畜驮”的劳作方式,实现了基础设施的跨越和生产力的解放,为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 培育产业促增收 建设“绿色银行”,增强群众创业创富能力,提振农民精气神,大力发展生态富民产业,打造美丽乡村的“内核”
康县阳坝镇田坝村 “这几年,我们村和我家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河乡小河坝村党支部书记李彦武告诉记者,以前道路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核桃、猪苓、天麻等农产品,需要用三轮车拉到几十公里以外的乡镇或县城才能卖掉,大家赚钱难度很大,致富门路很少。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村庄也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之下显得更加美丽更加有活力了,许多外出务工人员也陆续还乡,在家门口发展致富产业。政府帮村里硬化了通村路,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大家的致富路越来越宽。 “山村群众的房子变漂亮了,路越来越宽了,如果收入上不去,那离百姓的企盼还有差距。”康县相关负责人说,为此,康县着眼于建设“绿色银行”,增强群众“自我造血能力”,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和“整县核桃、南茶北椒,区域优势、做精做优”的开发思路,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富民产业,打造美丽乡村的“内核”。目前,全县贫困群众发展核桃、花椒、茶叶等优势特色经济林果135.08万亩,优质生态茶园6.185万亩,特色产业带贫致富效应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为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康县还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抓手,并且在此基础上借助电商平台,全力打造“互联网+电商+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广泛搭建康县特色产品各类平台,把木耳、香菇、核桃等销售到全国各地,带动2.4万名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走出了网络致富增收新路子。 看到家乡发生的巨变,多年外出打工的康县白杨乡竹园村年轻女孩张小艳果断辞掉了工作,回乡创业,“前几年,我一直在外闯荡,不愿回乡;这几年,家乡环境越来越好,我就想回家了。再加上父亲从事养蜂已经20多年了,我也想回来帮他。”王小艳说,这几年,竹园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被列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村里还依托资源优势,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于是,回乡后,她马上着手成立了谷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想带着父老乡亲靠养蜂富起来,现在已经有20多户贫困户加入了谷峰养殖合作社,大家收入也还不错。去年,有一户产蜂蜜600多斤,卖了3万多元。”王小艳说,发展养蜂产业,让乡亲们可以不再背井离乡去打工,实现了“不离乡、不离土就近赚钱”。下一步,合作社将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入社,实现土蜂养殖的规模化发展,并通过电商渠道,争取将土蜂蜜销到全国各地。 王小艳只是被康县美丽乡村建设吸引回乡创业的近4000名返乡创业者之一。康县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这些返乡创业者已创办乡村旅游及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080家、各类中小企业及农合经济实体230个,引回资金6.5亿元,带动了全县5000多名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外出打工者的回流,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村的繁荣发展,还较好解决了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康县也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 “以前我们一家人东奔西走,一年也就收入万把块钱,现在依托美丽乡村办了农家乐,不用出门,每年就能有几十万元的收入。”王坝镇大水沟村“春晓园农家乐”老板肖子春说。 “环境好了,大家的钱袋子鼓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改变了,农民脱贫致富的精气神更足了。”采访中,康县许多基层干部群众告诉记者,得益于美丽乡村及全域乡村旅游大景区建设,康县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底的54%下降到2017年底的11.62%,6年时间下降了43%,美丽乡村建设夯实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 【记者手记】
重民心抓机遇强谋划 吴晓燕 鲁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记者欣喜地看到,近些年,康县充分发掘自身资源禀赋,扮靓了一个个昔日贫困凋敝的乡村,之后,又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且将“点”串成“线”,逐步形成了“全县有亮点、乡乡有看点、村村皆景点”的一个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有力促进了全域乡村旅游大景区建设,带动了县域经济的绿色跨越发展,让当地的乡村振兴迈出了一大步。总体上,康县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美丽乡村不仅实现了“外在美”,更有“内在美”,让农民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实实在在得了实惠。 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有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的振兴。这些年,康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后乡村旅游的兴起,吸引了很多外出农村党员、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其中不乏年轻有为的党员干部,更有不少致富能人,他们的回归帮助当地破解了许多农村“空心化”“人难留”“发展难搞”“基层组织作用难发挥”等一系列难题,让这些村庄重新焕发了生机,也为乡村的振兴聚拢了人才、“人气”;这些人才的回流,既带动了本村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空心化”以及许多贫困群众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外出打工增收等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更激活了当地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池春水。 正因如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康县经验”一次次被作为典型经验在甘肃省内乃至国内有关会议上进行分享。而多年深入康县采访,让我对当地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等举措有几点深刻的感受: 一是当地党委政府始终把群众心头的殷切期盼放在心上,不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这项工作上台阶、见成效。 二是敏锐捕捉机遇,把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作为开展“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康县充分抢抓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机遇,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大踏步向前,为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有力抓手,搭建了“三农”工作的有效平台。 三是坚持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但不搞一刀切,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特色。近年来,康县立足县情实际,充分研判发掘生态这一当地最大的资源禀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当地既坚持规划统领,同时又注重保护生态、彰显特色,既大手笔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又坚持依村就势、就地取材,彰显特色,加大对传统村落、民居的保护力度,坚持为民利民、尊重群众意愿,“不大拆大建、不砍树、不挪石、不毁草、不埋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