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粮食安全的西农答卷

2020-06-22 16:40 来源:农民日报

“把地整好,准备为海外农业示范园繁殖大豆。”6月14日,收获完小麦的张正茂教授正在开着拖拉机旋地。张正茂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地小麦育种专家,他培育的“普冰151”“普冰322”品种被引到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比当地品种增产15%-20%。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个个小麦育种专家花在麦田里的时间比农民还多。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选育丰产、优质、抗病、广适的小麦良种,为粮食安全交上西农答卷。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一代代人肩负各自使命

5月1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官村小麦试验基地,穗黄叶绿,麦浪滚滚。吉万全教授陶醉在自己刚刚通过国审的“西农501”丰收景象中:“长势好,抗条锈病。”

今年,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0年国审新品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个小麦品种榜上有名,分别是刘曙东教授的“西农100”、马翎健教授的“西农99”、李学军教授的“西农369”、吉万全教授的“西农501”、王辉教授的“西农20”和高翔教授的“西农364”,创造了学校的历史。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发展史,一直和国家的粮食安全休戚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品种主导了黄淮麦区的4次更新换代,推动了陕西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

上世纪50年代,赵洪璋院士选育的“碧蚂1号”,让中国的小麦产量从80公斤提升到200公斤;80年代,李振声院士培育的“小偃6号”,使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走在了世界领先行列,1985年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90年代,宁锟研究员选育的“陕农7859”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以来,王辉教授的“西农979”累计推广1.5亿亩,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管是从产量上,还是从品质上,西农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瞄准黄淮麦区主战场,一群“着魔”的人全力以赴

“‘西农528’‘西农537’亩产应该都在650公斤以上,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5月22日,60岁的高翔教授在陕西武功县大庄镇50亩试验田里,捧着500多页厚厚的记录本,详细地做着记载,“这个时候主要是看落黄、叶相和株型。”

这里有1000多个一代组合,600到700个二代组合,两万多个三代株系。在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麦田里,高翔的心情特别好:“其实育种很有意思,要学会和小麦对话,就像选美一样,我要把看上的盯着选回来。”和小麦对话的40年岁月里,他选育出了12个国审和省审的品种。

像高翔一样,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20多位把小麦育种当事业干的人。用高翔的话说,不到田间转转,心里就不舒服,这里有一群“着了魔”的人。

6月7日晚上12点,李学军教授最后5亩试验地的小麦育种材料入了库。为了抢在雨前把心血都收回来,从6月5日下午四点开始,他就开着收割机行走在30亩试验地里,7号一天连续作战17个小时。

刘曙东教授,1985年从华中农大毕业来校工作,教学科研样样行,40岁时就成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但在2004年46岁的时候,他跑进了田间,搞起了常规育种,“必须拿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出来,要不总觉得人生少了点啥。”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马翎健教授一直从事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和常规育种,注重育种材料创新,育成了大穗抗倒、高产广适的“西农99”。

吉万全教授选育的“西农501”是他的第四个国审品种。从2011年开始杂交试验,经过6年的品系选择,之后进行了3年的国家区域试验。这个品种的形成,花费了课题组整整9年时间。

把“试验田”变成“生产田”,西农品种深入农心

6月7日,陕西渭南市蒲城县椿林镇白家原村种粮大户张福顺脸上乐开了花。他种的5.59亩“西农805”小麦新品种创下了亩产730.8公斤的陕西小麦单产新纪录。

“西农805”是王长发副教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5年通过陕西省审定。该品种以高产、抗寒、耐旱、中早熟为显著特点,先后在三原、富平、蒲城、扶风、凤翔等县,建立了54个百亩示范方和11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田,涉及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32家,创建了“学校+企业+合作社”技术推广模式,有效推动了“西农805”小麦品种生产应用。

550到700公斤,近年来,西农的品种以抗病、优质兼具丰产而广受各方欢迎。其中,“西农99”,结合了陕西品种的优质、抗病、广适性和河南品种的丰产性,被河南地神、安徽华展、江苏中源、陕西大地等种业公司相中推广。马翎健教授介绍,“西农的品种在黄淮麦区很受欢迎,口碑非常好。河南、江苏、安徽很多种业公司争相来学校洽谈,但我们就想尽量找个好‘婆家’,让品种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效益。”

今年,西农的6个国审品种早早就找好了“婆家”。等到10月小麦播种的时候,西农品种的版图,在黄淮麦区又将进一步扩大,更有些品种根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张晴 记者 肖力伟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