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展现我省农业科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中的作用,集中反映我省农业科技进步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在9月19日全国科普日来临之际,本报开设“致敬,最美农科人”栏目,对我省各地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展示他们为农业发展,扎根基层、勇于奉献的时代风采。 杨磊 文/图 20多年来,他长期扎根一线,从事苹果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发与推广。他就是黄土高原上“接地气的苹果专家”——屈军涛。 2017年以来,屈军涛先后获全国百名“最美农技员”、“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章”及“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0年,他被中国苹果产业协会评为果业“风云人物”。 洛川县是典型的“一县一业”苹果专业县,苹果面积达50余万亩。苹果产业是洛川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九年超过万元。然而,普遍富裕之下,洛川仍存在3554户10992人的贫困人口。于是,洛川县委、政府明确将苹果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要途径。 作为全县50万亩苹果生产的技术“掌门人”,屈军涛责任重大。他先后参与制定了《产业扶贫政策措施》《产业扶贫考核办法》等多项政策。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2亿元,帮助贫困户新建果园15680亩,改造老果园8300余亩,培训贫困人口2.2万人(次)。洛川85%以上的贫困户发展了苹果产业,贫困人口收入增幅保持在20%以上,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年底,洛川县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 在产业扶贫中,屈军涛带领同事们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现场指导果园生产管理技术。群众常常调侃说:“屈主任晒得比我们农民都黑。” 洛川县境内的洛河峡谷苹果栽植面积小,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是洛川集中连片贫困区域,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按照“塬上一园果、沟道一川羊”的思路,屈军涛大力扶持洛河峡谷地带贫困群众发展羊子养殖和牧草种植,引进企业兴建养殖场、有机肥厂,通过治沟造地、旧村还田、流转土地、羊子分养等多种手段,促进贫困户多渠道增收。 根据洛川苹果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的实际情况,屈军涛引导32家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合成立精准扶贫联盟,与贫困户建立技术、施肥、用药、管理、营销“五统一”生产联合机制,形成物资供应、农机具共用、营销分红“三共享”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互联网+洛川苹果”模式,帮助483名贫困群众参与电子商务,人均年增收1.1万元。在全县成立了5家劳务中介公司,吸纳贫困人口,带动42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余元。 在推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助推产业技术创新中,屈军涛先后在渭北旱塬推广实施旱地乔砧苹果动态管理技术体系,推广100万亩,增收100亿元;“四化四模式”旱地有机苹果生产技术体系,推广6万亩,增收6亿元;旱塬矮砧苹果栽培技术体系,综合配套地下地上系列丰产技术,推广10万亩,增收5亿元,为洛川乃至延安打赢脱贫攻坚、稳固脱贫成效及产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屈军涛又把全县农民技术能手发动起来,组建了洛川金苹果协会,拥有会员3000余人,积极主动对接贫困户2100户,开展一对一指导帮扶3000余场(次),举办苹果产业扶贫培训170场(次)以上,参训人员达10万余人(次)。 在洛川,各乡镇、各村都有屈军涛留下的足迹。“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每一颗洛川苹果都映出果农幸福的笑脸!”屈军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