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蒋琪)6月以来,华北大部及河套地区降水量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局地偏少5~8成以上。其中京津冀偏少最为明显。7月12日开始,京津冀、河南、湖北等地最高气温普遍达35~37℃,其中北京东北部、河北中部达38~39℃;卫星监测显示,华北黄淮等地地表温度超50℃、局地超60℃。中东部地区一秒钟进入“烧烤”模式,高温预警不断拉响。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7月13日入伏第一天,华北大部、黄淮中西部、江淮北部、江汉大部、江南中西部、华北北部14个省市温度在35摄氏度以上,北京北部、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山东中部气温超过39摄氏度。其中,华北平原10多个自动气象站甚至监测到41摄氏度的极端高温。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此次华北黄淮等地的高温天气成因主要是受晴空区的控制,地面的辐射增温导致的高温天气,而华北地区除了晴空状态下的辐射增温作用还有一定的受高压脊影响下沉增温的叠加效应,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高温的强度比较强。由于华北黄淮等地处在台风“灿鸿”的外围云系与降雨云团这两个天气系统中间的晴空区,因此日照强,辐射增温较为显著,炎热不断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