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9日——30日,渝西川东八区县(8+3)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第七次会议在泸县召开。会议期间,安岳县、大足区、东兴区、隆昌县、泸县、荣昌区、潼南区、富顺县、龙马潭区、永川区就“十三五”规划情况进行了交流探讨,并在交通设施建设、文化旅游联盟、治理超限超载联动、环境执法联动、小流域污染联防联治、防汛抗洪协作、警务联勤、渔政联合执法、护林联防等方面签订26个合作协议。
此次会议是渝西川东八区县经济发展协作会第一轮的最后一次会议,因为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经济合作密切,会议特别邀请了毗邻泸县的富顺县、龙马潭区和永川区参加,形成了“8+3”区域合作新模式。
会议现场
强化合作 签订26个协议
在此次会议上,合作区县在交通设施建设、文化旅游联盟、治理超限超载联动、环境执法联动、小流域污染联防联治、防汛抗洪协作、警务联勤、渔政联合执法、护林联防等方面签订26个合作协议。
泸县委副书记、县长薛学深在总结区域合作成果时说:自第六次协作会以来,各区县秉承“开放、交流、合作、共赢”的宗旨,广泛开展区域协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各区县围绕构建平等互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秩序,大力推动规划共商、基础共建、市场共生、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向紧密型、务实型发展,在成渝经济区内形成了“区块”互动、错位发展,成链配套、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当前打破行政区划的区域协同发展合作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和潮流,加大渝西川东协作是我们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顺势之举,是兴业之策,有利于加快破除边缘化困境,形成新的区域经济中心。”薛学深在主题会议上建议,加快开展更加深入、更加务实的合作,促进产业共兴、资源共享、环境共保,推动各区县协调发展。同时,建议进一步提高联动水平,促进利益共享。并表示,此次会议形成了“8+3”区域合作新模式,明年各兄弟区县的第二轮区域协作即将再次起航。关于协作会第二轮举办机制,建议按照第一轮区县组办顺序,由组办区县邀请其周边区县参加当年活动,形成“8+N”协作机制,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