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脚踏黄土、融入乡村的生动实践。
这是一次凝心聚力、为民解忧的作风锤炼。
这是一卷开山劈路、泼墨挥毫的振兴诗篇。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启动以来,杭州39名市领导率先垂范,全市4.3万名干部结对联系3089个村(社),累计走访农户165.13万户次,走访企业7.99万家次,召开民情恳谈会3.5万次,开展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集中宣讲7600余场次,收集工作性意见建议3.6万条次。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全市各地各单位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化拓展“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积极在农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基层治理、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谋思路、出实招、破难题,合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市落地开花结果。
交通先行城乡融合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新思路,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
蓝图已经绘就,杭州正在广袤的土地上书写自己的瑰丽答卷。
在“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中,市交投集团对建德市三都镇发展提出了以交通先行助推乡村振兴,推动建德市、三都镇提前研究S311省道梅梓线(含桐溪大桥)项目,签订投资合作协议。集团系统企业与三都镇、5个村、1个小学也开展了一对一帮扶共建,在道路建设、文化礼堂、教学设施、美丽庭院、旅游接待、环境整治等进行帮扶,勾勒出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发展添活力的美丽画卷。
市交通运输局以“辛苦指数”换得村民“幸福指数”。启动8条共115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制定全市农村公路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全市1800公里的农村骨干公路,新增高速公路隔音屏2545米,开通、提升淳安县23个行政村农村客运,实现全市“村村通客车”目标,开通全省首条跨三地(桐庐、诸暨、金华)农村客运班线。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以前,我们说村村通公路、通有线电视,现在还有送法下乡的‘村村通’哩!以前有事得花钱请律师,现在律师不请自来、免费服务,真是一件好事啊!”在余杭区塘栖镇莫家桥,村民为市司法局举办的市民学法大讲堂点赞。记者郑莉娜赵芳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