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呼唤大学生,横栏花木业转型升级需吸纳更多人才。每年寒暑假,很多大学生都到一些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实习,而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却鲜见他们的身影。今年1月23日,在横栏镇六沙村的苗木生产基地,记者却看到寒假前来实习的大学生,他们在学习苗木嫁接、装袋等,忙得不亦乐乎。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分三步走。这说明,中央非常重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必将有计划推进。从宏观上看,乡村振兴的进度关系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和村民不能拖全面建设新型现代化强国的后腿;从微观上看,乡村振兴的最大受益者是村民,农村工作者和村民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而农村吸收更多大学生人才,对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关键。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在农村和乡村振兴浪潮中必然会有发展。无论是发展原始种植型农业,还是发展新型创新型农业,农村的人才严重缺失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农村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其落户农村、发展农村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比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们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农村的真正问题,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中做出贡献。
乡村振兴呼唤大学生,也需要筑巢引凤,尤其需要留住大学生。农村吸引大学生不易,留住大学生更难。大学生在农村,会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作出贡献,但如果忽略或者没有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大学生在农村孤立无援,来到农村却站不住脚,农村只成了大学生的一块跳板,就值得反思。这要么说明吸引大学生的政策和具体工作做得不充分,要么说明后期的培养、用人方面出现了有碍大学生发展的地方,没有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留住在农村发展的大学生,要有长远眼光。在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发展问题上,农村政府不应头脑发热,不应盲目乐观,要及时跟进。来了一个大学生,就要真正把这个大学生当成农村发展中的宝贝,关注他们的成长,关注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瓶颈或障碍,有效化解他们在农村发展中的难题和困惑。为了农村和乡村振兴,农村领导要真心实意地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推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只能到农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热一阵冷一阵,或者有小家子气,害怕大学生走在自己前头,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另一方面,农村人才奇缺问题,又不能完全指望大学生。政府部门要善于从农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农村能人生于、长于农村,并在农村摸滚打爬了多年,对农村情况和农村需求了如指掌。如果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培训,培训结束后,让他们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并根据他们的发展及所作出的贡献,为他们提供晋升、发展的更优通道,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加速提质,有助于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