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沙荒滩涂,今日处处梨果飘香;过去贫瘠的土地,如今呈现出一片片经济林、生态园的绿荫。短短5年多时间,在河北省威县西沙河流域曾经的沙荒地上,崛起一片壮观的绿色海洋——13万亩绿色A级梨产业带。 威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推进绿色崛起,确保顺利脱贫,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打牢生态底线,积极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梨产业化之路,精心打造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支撑,构建起群众致富“梨想”之地。 威县地处河北省南部的黑龙港流域。这里多是盐碱地,土地沙化贫瘠,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种庄稼,村民多以种植棉花为生。2013年初,林果专家、河北省林业厅退休干部曲宪忠经考察发现,威县辖区西沙河流域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宜梨树生长。为此,威县把西沙河流域沙化土地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举措,邀来国内多位林果专家,实地调查、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在该县西沙河流域建设打造梨产业带,启动了威县“西部大开发”。 为提升梨产业发展水平,该县专门成立了梨产业园区管委会,统筹土地流转、农业招商、资金整合等工作。威县还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联合建设河北省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县试验站,并在相关村镇配备了梨产业专职干部和技术人员。 威县梨产业园区管委会总工程师刘明亮介绍,威县在发展标准化梨园时,编制威县绿色A级梨标准化生产“一标五规一方案”,制定“六个统一”“八大程序、三十道工序”等建园标准,从企业入驻开始,经过苗木繁育、起步建园、生产管理到包装销售、贮藏加工、市场物流等,都严格执行绿色A级生产标准化。 2017年6月,威县成功发布了“威梨”区域公用品牌,荣获省“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十大林果地域公用品牌”和2017年中国果业扶贫突出贡献奖。 时下,走进威县袁家庄村的秋月梨园内,1000多亩梨树长势喜人,枝条上挂满了翠绿的幼果,梨农正在抓紧农时给梨果套袋。 袁家庄村的耕地大多是河流冲积形成的沙土地,土壤瘠薄,一遇大风天,黄沙漫漫,因为贫困程度高,成为了县里发展梨园的第一个村。村民袁运壮家是第一批响应者,他把家里7亩耕地经过土地流转,租给梨园,每年可以领取每亩地1000块钱左右租金。梨园建好后,腾出手的袁运壮和妻子又到梨园打工挣钱,仅工资两人每年就可以收入近4万元。同时,威县实行“资本到户、权益到户、效益到户”以及“龙头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股份制扶贫模式。按每亩1000元补贴给流转土地的贫困群众,鼓励群众入股到龙头企业,入股贫困户每年都能得到一定比例的分红。短短三四年时间,他家实现了脱贫致富,女儿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县里的‘扶贫梨’。” 梨树种植让袁运壮家过上了“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挣红金”的“三金”生活,彻底摆脱了贫困。在威县,受益于扶贫梨产业的贫困户越来越多。 经过5年多的培育,威县西沙河流域发展优质梨产业种植面积13万亩,建成标准化梨园230个,引进陕西海升、河北龙集等龙头企业60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10家,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50家,2017年梨果产量3000万斤,实现产值1亿元。以西沙河流域梨产业带为主要阵地,通过冷链物流项目,探索创新了“威梨模式”,带动3万多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近2万人实现了稳定脱贫,推动了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 “如今,树多了,风小了,村庄美了,百姓笑了。”袁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郑继奎说,村里还评上了美丽乡村,没事群众到梨园里去转一转,就跟城里逛公园一样。 威县县委书记安庆杰表示,通过打造绿色A级梨产业,威县走出了一条平原县林业发展的新路子,激活了现代农业崛起的新引擎,梨园不仅绿化了生态环境,还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目前,威县依托梨产业带,投资2.5亿元的威梨冷链物流园正在建设,已经连续举办三届梨花节暨奔向“梨想”迷你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吸引省内外游客近30万人。威县获得“省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称号,全省果品强省现场会在威县召开。目前,威县正在规划威梨小镇、筹建梨博物馆、世界梨博览园,致力打造现代农业、扶贫开发、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乡村建设融合发展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