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连想都不敢想,我都60多岁了还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64岁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寒亭街道前仉庄村居民卜瑞香讲到现在的生活状态,满脸的幸福。寒亭区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立足区情农情,采取城镇聚合、中心村聚集、强村带动等模式,打造一批既具城市功能、又具田园风光,既有富民产业、又有惠民良策,既让百姓安居、又让百姓乐业的农村新型社区。目前,寒亭区正以建设农村新型社区为契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上楼后生活有滋有味 盛夏时节,绿树葱茏。在寒亭区固堤街道蔡家栏子社区,893套二层小洋楼点缀在白浪河东畔,别有一番景致。而此时的蔡家栏子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正熙熙攘攘、门庭若市。“我分了套200平方米的房子,6月1号交房。”正在办理交房手续的村民张来吉边说边笑。蔡家栏子农村新型社区项目始于2012年5月,规划占地568亩,历时6年。随着2018年6月第三期107套新房的陆续交付使用,蔡家栏子村3200位村民的上楼梦终于成为现实。 谈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蔡家栏子村党支部书记张瑞敏最有发言权,“新社区水、电、道路、天然气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以前像开个证明还必须去街道办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真方便。” 村民上楼,提升的可不仅是看得见的物质生活水平,村民的业余活动也开展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村民邵小光自发组织的光宇艺术团便是其中的代表,“我们这支演出队伍有100多人,都是各村爱好文艺的乡亲们。”听着白浪河的潺潺流水,嗅着乡间田野的阵阵麦香,每当夜幕降临,艺术团便在河边搭起舞台,扭秧歌、唱京剧、拉二胡、打腰鼓……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来此观看,观众最多时达数百人,真正将文明乡风吹到每个人的心坎上。 新型社区特色更鲜明 自2011年春节前158户村民全部喜迁新楼开始,寒亭区寒亭街道叶家庄子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便一刻也没有停步。绿树成荫的宽敞大道、初夏时节热闹非凡的一分地菜园、日均处理生活污水4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360余亩长势喜人的大棚有机蔬菜……寒亭街道叶家庄子社区誓将绿色发展进行到底。 “以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上了楼,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谁不羡慕我们村。”“以前水沟里污水横流,到了夏天味儿很大,苍蝇、蚊子也多,现在村里环境真是好了。”村民们的赞许与认可,是环境的改变,是人心的汇聚,更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原生动力。 “计划规划1000亩地,以特色农业为景观资源,发展采摘、农业观光、创意农业、家庭农场等项目,打造具有特色的植物园综合体。”叶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于伟东说。 规划中的植物园综合体距潍坊高铁北站不足3公里,天然的区位优势让于伟东自信满满:“我们刚刚出台了以‘田园社区高铁农都’定义的叶家庄子社区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叶家庄子社区将形成核心区商业服务、东部种植养殖基地、北部生态工业园、西北部高铁仓储物流、西部和南部高端旅游的‘新六产’发展格局,打造特色鲜明的农村新型社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鳞次栉比的居民楼,绿植成行的小区广场……“这才几年,前阙庄变化实在太大了。”双杨街道党委书记牟涛由衷赞叹。曾经的前阙庄村是个典型的落后村,基础设施条件差、欠账多,村民房屋破旧,道路年久失修……一切的变化始于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于英智2004年弃城返乡。 2008年创新土地经营模式,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村土地经营股份公司,与“润华园林”“歌尔声学”“避风塘”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完成全村1600亩土地的整体流转。2009年成立东篱乡村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创立“东篱乡村”品牌,探索发展生态果蔬种植业和城市休闲农业之路。目前,该村已培育出3个农产品特色品牌,实行专销专供,形成了“土地换保障、二三产业再增收”的双重收入格局。2017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0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2.5万元,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于英智说:“钱包鼓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会更足。下一步,我们还要聚焦产业和文化,争取更高层次的发展。” 今年以来,寒亭区稳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初步建立现代社区治理体制。截至目前,已建成农村新型社区8个,其中城中村社区3个、城边村社区1个、乡镇驻地社区4个,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2.8万余人。(来源:农民日报 于志君 黄小龙 记者:程鸿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