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吴晓燕 鲁明)为更好地推进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加强农业领域长期定位观测监测站点建设, 8月2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在该院镇原试验站举行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土壤质量镇原观测站等国家级农业科技平台的揭牌仪式。 陇东黄土旱塬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但干旱瘠薄长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1972年,甘肃省农科院在庆阳市镇原县建立试验站, 研究示范推广以杂交高粱、深耕蓄水、增施有机肥等为主的传统旱农增产技术,相继创立了“六条路”旱农经验,形成了旱作粮食增产技术体系。1991年,镇原试验站步入国家旱农科技计划行列,全力探索集雨补灌高效利用主动抗旱技术模式,推动了西北地区“121”集雨高效农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性的提出了夏休闲期覆膜、秋覆膜、垄膜沟种、全地面覆盖等覆盖集雨保墒增产技术,以及旱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推动了全膜双垄沟播集雨种植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甘肃省农科院镇原试验站学科带头人、国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樊廷录研究员介绍,46年来,试验站支撑了甘肃粮食生产重心向旱作区转移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甘肃乃至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验站2005年获批农业部黄土旱塬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站,2011年进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2012年入选农业部旱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试验站,2015年遴选为国家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列入国家糜子改良中心甘肃分中心建设。此次国家级农业科技平台揭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试验站科技创新进入了崭新的阶段。目前,试验站已建成水分养分高标准监测抗旱棚、径流监测池、防鸟网棚、实验大楼和物联网等科研设施,购置了小区全自动收割机、野外交通车和耕作机械及20台套科研仪器,提升了实验控制、数据采集和传输自动化水平,科研精准性和效率提高。 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真实、准确、完整的第一手农业科学基础数据,对指导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预测、预判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耕地质量数据中心负责人、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组组长、中国热带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所所长徐明岗说,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土壤质量镇原观测站的挂牌运行,是国家对黄土高原土壤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将承担起该区域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的长期性监测任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