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四川省成都市:搭建“农贷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2018-08-14 11:36 来源:农民日报

  农村产权不明晰、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涉农贷款风险大是阻碍金融资本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成都市在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中,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完成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基础上,创立“农贷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此为核心,逐步构建农村金融生态圈,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主要做法

  2016年以来,成都市按照“一个平台、三级管理、市县互动”思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农村产权、农业政策、农村金融等各类资源,搭建起了集农业政策咨询、产权流转服务、融资供需对接、金融风险分担、信用信息共享等多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结合的农村“政保银企”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农贷通”。并同步在组织架构、融资贷款、企业信用信息征集、风险分担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着力打造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市上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农贷通”平台建设的组织领导,跟踪掌握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市政府协调处理农业农村工作副秘书长为副召集人,市农委、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房管局、水务局、金融工作局、人行成都营管部、金控集团、农发投资公司等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农委。相关区(市)县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推动辖区内“农贷通”平台建设。

  二是构建统一的线上线下平台。“农贷通”线上系统具备涉农政策发布、数据汇集、报表统计展示、融资对接入口、贷款在线审批等核心功能。金融机构可自主在该平台上发布推广涉农金融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注册后,可通过平台网站或手机APP填报农业项目情况和资金需求信息。线下系统按照农村金融、农村产权交易、农村电商“三站合一”模式,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一套硬件设施、一站式服务”,在全市乡镇科学规划282个乡镇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和2710个村级金融综合服务站。乡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承担农村产权流转处置、农村电子商务、农村金融贷款和保险等供需信息汇集、融资审核相关职责。村级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设有便民取款设备,并聘请金融联络员负责产权交易登记、农产品信息发布及贷款信息收集,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信息采集、融资对接、小额支付、跨行转账、便民缴费、农村电商等多项业务。

  三是集成优惠政策聚集金融机构。成都市政府设立了总规模超过1.6亿元的“农贷通”风险补偿资金,专门用于通过“农贷通”平台受理涉农贷款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担,降低金融机构风险。通过整合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资金(约8亿元)、再贴现资金、政策性担保资金、投资资金,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农贷通”平台开展金融下乡支农,目前已吸引成都农商银行等17家银行机构和锦泰财产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保险公司进入“农贷通”平台。

  二、主要创新

  一是用科技手段创新金融支农平台。“农贷通”金融服务平台把科技成果应用于农村金融领域,直接用科技的手段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跨越式变革。这一模式打破了城乡金融二元分割的格局,用“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全面收集开发农村信用信息大数据,破解了金融下乡成本高、信息获取难的关键性问题,开启了金融下乡支农新路。

  二是建立一站式融资实现机制。依托“农贷通”网络系统,搭建政银企对接服务平台。对经营主体的贷款申请,由金融机构依据信用信息提出受理意见,农业部门提出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政策的审核意见,金融机构根据受理和政策审核意见提出综合融资方案,指导经营主体完成融资。此外,“农贷通”金融服务平台还提供数十种创新性金融产品以及电商、产权交易、收储、担保、评估、仲裁等机构的金融配套服务,促进了“政银保企”充分对接,畅通了涉农融资渠道。

  三是设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一是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村级金融综合服务站,充分发挥村“两委”对本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引导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通过“农贷通”平台融资,从源头上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二是设立专门的村级金融服务联络员,利用熟人社会形成了对贷款农户的“软约束”,促进了农民自觉守信、合理用信、及时还贷。三是依托“农贷通”平台,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通过“保险+银行”的方式,市场化分担不同金融机构的风险,减轻了资金提供方的风险压力。四是由市县两级政府牵头设立“农贷通”风险补偿资金,作为涉农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最后一道屏障。通过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有效解决了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

  三、试点成效

  成都市探索建设“农贷通”金融服务平台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金融支农效率。现已接入20余家金融机构,累计受理贷款金额达10.98亿元,实现成功放款1342笔,金额9.1亿元,申贷成功率高达83%。信用贷款办理由原来的5天缩短为2天,其他抵质押贷款办理时间缩短了1/3,极大提升了融资对接效率。

  二是丰富了涉农金融产品。通过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资金、“惠农贷”风险资金和贷款信用保证保险风险资金,分别为银行、担保和保险机构通过“农贷通”平台发放相关涉农贷款提供风险分担,调动了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的积极性。目前,已有17家银行机构、4家保险公司通过“农贷通”平台推出了38个金融产品、13个保险产品。此外,通过“农贷通”金融服务平台,还创新了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产品,包括经济林木、农业生产设施、养殖水面、小型水利设施等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以及花木、农产品仓单质押贷款和集体资产股权抵(质)押担保贷款等。

  三是改善了农村金融生态。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各区(市)县已建成村级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1335个,依托服务站和延伸到村的“农贷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了金融宣传、融资对接、支付结算业务、农民金融夜校活动等服务。“农贷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正式运行以来,已采集入库2561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全市建设信用乡镇117个、信用村1398个、信用户5.1万户。

  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供稿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叶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