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产区的农产品如何更胜一筹 ——探访辽宁省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 编者按 以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支撑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的主力军。辽宁东港市以优质农产品为生产导向,依靠合作社的力量引领传统草莓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特色更加鲜明,产业更加成规模上水平。本期为您介绍其中一家合作社的实践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于险峰张仁军 10年前,辽宁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才刚刚成立,在盛产草莓的东港市它并不占优。然而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却后来居上,建立起从种苗培育到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的草莓全产业链,产品供不应求,独自举办草莓大赛,扛起了引领当地(东港市)草莓发展的旗帜。 “合作社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势,抓住区域特色,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深耕产业链体系,引领草莓产业升级。”合作社理事长马廷东这样总结合作社的发展之路。 赛出来的好产品连续五年主办草莓大赛 今年5月份举办的第五届“圣野果源”杯草莓大赛上,给获奖者颁奖后举行了吃草莓大赛,一位获得大奖的女种植能手吃得飞快。主持人问她吃得快有什么秘诀,她说:“平时在家种草莓舍不得吃,今天的草莓好吃还不花钱,当然吃得快。”幽默的回答引起台上台下一片笑声。 这已是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连续五年举办草莓大赛,一家合作社为何想到要举办如此规模的草莓大赛? “大家把自己种的草莓放一起比一比,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马廷东告诉记者,“我们也是受全国草莓大赛的启发,合作社的草莓连续多次在全国草莓大赛上获得金奖。我们也想借助举办草莓比赛,把好的种植经验推荐出来,交流传播。每届草莓大赛我们还会请很多国内草莓界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大家了解先进技术,提高东港整体生产经营水平和果品质量。” 原本只是在合作社内部成员的比赛,现在已扩展到周边地区,甚至吸引了省外的草莓种植户参赛。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副理事长、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雷家军对记者说:“由一个合作社主持承办草莓大赛,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东港是‘中国草莓第一县’,全市无论草莓种植面积,还是草莓栽培技术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圣野浆果合作社则是东港草莓的杰出代表。” 从2008年成立至今,合作社成员从6人发展到266个,产品从单一发展到草莓、蓝莓、软枣、猕猴桃等具有丹东地域特色的各种水果,产业链条从新品种选育、种植、收购到初级加工和销售全覆盖。合作社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丹东“圣野果源”杯草莓大赛,通过参加比赛,打响了品牌,扩大了知名度,也引领当地草莓产业登上新高地。 质量全程可追溯一盒草莓要贴两个二维码 在合作社的一栋草莓温室大棚里,记者看到里面装有摄像头,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远程查看大棚内的草莓、蓝莓生长情况、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农户生产情况等信息,有了这个“千里眼”,管理人员可以做到远程轻松监控、管理生产作业,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质量,为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奠定了基础。 合作社的技术员杨远杰告诉记者:“合作社的示范基地主要承担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示范、苗木繁育、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探索等,像草莓冷藏促早栽培技术可以让草莓提前一个月上市。我们技术人员定期会到农户大棚内做技术指导服务,一天要跑几十户。” 通过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将温室大棚档案录入系统,实现合作社对成员生产过程信息等的实时记录、生产操作预警,生产档案上传后,后台监管技术人员对合作社生产操作规程严格把关,杜绝一切违规操作。 东港市马家店镇双山西村的张静是合作社成员,他告诉记者:“我家有两个棚,种草莓10多年了,加入合作社后销售不用操心,我们只管种好,种植过程中,药、肥等也是统一管理,有技术员测土把关。” 合作社将每个温室中的草莓、蓝莓采摘后贴上每个温室专属的二维码,区域负责人上传产品信息后由合作社车辆运送至分选中心,进行农药检测后进行分选包装,并粘贴查询二维码后配送到市场,实现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全程安全管理。合作社将采集到的信息即时传送到追溯平台,最终在追溯平台上进行全流程的展现,实现“质量可监控,过程可追溯,政府可监管”,让群众放心食用,让政府宽心管理。 品牌引领拓市场“10+”模式打通产销环节 在第八届至十三届中国草莓文化节精品草莓擂台赛上,合作社连续多次荣获草莓鲜果金奖。“圣野果源”草莓也入选了首批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这不仅为东港草莓争得荣誉,更把东港小浆果引领到全国舞台,为拓宽产品销路、增强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作社成立后,草莓的生产没有问题,但销路是关键。有没有方法能更快打开市场呢?马廷东积极探索,多方咨询探讨可行性,最终确定采取“10+”模式:农民+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示范基地+合作社+协会+科研院校+公司+超市+生鲜电商,打通所有环节和渠道,实现全产业链经营。 几年来,马廷东和负责市场销售的成员走遍全国主要的水果批发市场和销售终端,最终确立了与大型水果生鲜连锁超市直接对接合作发展的新销售模式。合作社现已与南北方大型社区生鲜连锁超市达成紧密合作,今年合作社种植草莓面积将超过1万亩,每天最高销售红颜草莓鲜果6万斤。马廷东的草莓品牌梦也成为了广大草莓人共同的致富梦。 季学丹是东港市长安镇王家村人,去年新建了一个3亩的草莓大棚,她告诉记者:“种植我们不打怵,打怵的是销售。加入合作社后,我们只管种好就行了,还能好果卖上好价钱,从去年冬天能一直卖到今年6月20日左右,算下来大棚投资的20万差不多回本了。看到种草莓效益这么好,村里好多人都要扩大种植面积。” “我是农民的儿子,带领合作社成员共同创业,带领乡亲们都富起来,这是我最大的梦想!”马廷东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着,他说他要在鸭绿江畔这块广袤的黑土地上带领着父老乡亲奔向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