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22日电题:老子故里话丰收:既要“效益”也要“乡愁”
新华社记者李鹏 粉碎成末的玉米秸秆铺满田野,像是装扮一新的金色舞台,等待第一个丰收节的到来。在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县,发生在124万亩农田上的变革,让既要“效益”也要“乡愁”成为节日里的农民心声。 17日开始,玉米收获时节,鹿邑落了一场秋雨。但辛集镇种粮大户朱传行却“再也不用为晾晒发愁了”。朱传行说,“以前,秋收缺少晾晒场地,最怕连雨天粮食发霉,现在我这套设备每天就可以烘干150吨粮食。” 在朱传行的农场,一台大型铲车,2名操作人员,山尖般的玉米垛子,一小会儿便被吸入烘干设备之中,然后转入储粮罐内,等待转运或销售。朱传行告诉记者,2013年,他成立广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从400亩发展到如今的1240亩,不仅让乡亲们每年每亩有了900元的稳定租金收入,还让许多人安心在城里当起了产业工人。 创业至今,朱传行记忆最深的是,这几年农业机械越来越多,用工越来越少,种田效益也越来越好。“这得多亏国家政策扶持。”朱传行说,政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农业、农机等部门上门服务,培训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提供收割机、旋耕机、无人打药机、喷灌机等购置补贴,成本降了,效益自然就高了。 丰收要效益,也得要乡愁。在70后菜农李国营眼里,“传统风味的果蔬最乡愁。”“别看我种的豆角品相不太好,但味道正,每斤三块二,超市还争着要。”在润丰园农场,47岁的李国营一边摘豆角,一边“炫耀”。 1998年开始,李国营种了20年“不打农药的果蔬”。从遭受质疑到远近闻名,李国营觉得自己种的是果蔬,也是乡愁。“一些人开始说我是傻子种菜,我想,菜的口感和传统味道是不会骗人的。” 如今,李国营在568亩的流转土地上,已经盖起了11座日光大棚,成为许多超市的供销伙伴。据鹿邑县农业局统计,在政府指导和新型主体带动下,近年来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达14.9万亩。 “效益”与“乡愁”,就像农村振兴的两个轮子。兴华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张捷认为,两轮要协调,关键是调整好种植结构,带领大伙儿一起致富。2013年,返乡创业的张捷夫妇从200亩土地起步,带领全村的留守妇女种过芝麻,也种过高粱,一年挣一年赔,最困难的时候“连老本都差点折进去。” 最后,二人重新学种地,奔赴各地考察学习,最终选择了红薯——这个最传统的作物作为突破口,当年便实现盈利。数年下来,传统作物也开始焕发新生,张捷夫妇种植的鲜食、烘烤、加工等红薯品种达到7个,规模也发展到了1080亩,农忙时可吸收就业300多人。 在丰收的田野,50多位留守妇女围坐一起正在分拣带着泥香的红薯,发往广州的货车不时满载驶出地头。“下一步,我们准备也像南方一些食品厂那样,建个保鲜库,开展深加工,做自己的红薯品牌。”张捷满是憧憬地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