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科院举行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青年农科人座谈会 “手拉手”拉出都市农业新风景,“共成长”成就乡村振兴主力军 本网讯(记者 胡立刚)国庆前夕,上海市农科院举行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青年农科人座谈会,在“手拉手-共成长”活动中成功结对的青年科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共同总结结对以来的收获和感想。参加座谈会的农科院相关处室代表、研究所党总支书记、科技兴农分管领导、团支部书记一致认为,青年农科人和青年职业农民“手拉手”拉出了上海都市农业的新风景, 他们的“共成长”将成就上海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换是实现上海都市农业兴旺的不二道路。近年来,上海市农科院针对上海都市农业产业需求新趋势,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探索成果转化新机制,取得了应有的效果,而青年科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手拉手-共成长”计划则是今年重点开展的一项工作。
随着都市绿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青年科技人员需要明确的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方向,单项、单向的技术服务已经满足不了新型职业农民日益增长的农业科技需求,是否可以尝试青年科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手拉手-共成长”的模式? 今年4月,农科院科技兴农办和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率先“手拉手”展开合作,双方就上海市新型职业农民联合培育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征求了上海市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之后,很快拉出100余位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需求清单,作为青年科技人员的方向 记者通过市农科院科技兴农办了解到,包括作物所、园艺所在内的八个所和上海八个涉农区45家合作社开展了 “手拉手、共成长”结对行动,五位青年农科人和五位新型职业农民在座谈会上分享了结对的收获。不管是青年农科人还是新型职业农民,对“手拉手-共成长”结对活动取得的成果充满自豪,对上海市农科院逐渐成熟的跨所、跨专业、学科交叉组团服务模式充满期待。作物所沈雪芳不仅在上海结对活动中取得了好的效益,还把结对模式推广到云南帮扶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发言时指出,希望凝聚共识,努力把“手拉手-共成长”科技结对塑造成为农科院开展科技兴农工作的品牌活动,打造成为锻炼青年科技人才的优质平台,发展成为服务农业经营主体的典型模式。 座谈会上,上海市农科院十多个科研团队和15家合作社被授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手拉手-共成长”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院长蔡友铭和副院长许复新为基地授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