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云南省著名的“滇西北粮仓”永胜县,种粮质量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体系进一步优化发展,逐步实现了粮食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转变。 永胜县三川镇,绿油油的田野、错落有致的民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 “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些人,可在改革开放以前怎么就产生不出效益?”今年64岁的三友村党总支书记沈加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好政策,激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挖出了土地的潜力,促进粮食生产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在1981年,沈加春就是生产队长。当时,他看到村民都是靠挣工分吃饭,出工不出力,一年到头连肚子都填不饱。于是,他从县里请来农技员李培初做技术指导,在他的生产队推行稻谷定向、定量、定产“三定”栽培技术。那年,他的生产队稻谷亩产达到了650公斤,比其他的生产队高出了将近1倍。在他的生产队,村民每10分工分分到了1.4公斤稻谷,而其他的生产队,只分到了半公斤多一点。 1982年,沈加春到县里参加了一次为期17天的“四干”会。回来后,他开始在队里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一年,生产队的稻谷亩产又比上一年增加了100多公斤。 “包产到户,不用交公粮,不用上税,种粮直补。”沈加春说,改革开放以来接二连三的好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稻谷亩产由原来的400公斤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925公斤。 永胜县大春常年播种面积43万亩、小春28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1万亩、玉米23万亩、蚕豆10.8万亩,蚕豆播种面积排名全省第一。改革开放促进永胜县粮食生产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曾经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最高纪录。2016年以来,全县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超过20万吨。今年,全县粮食总产可望达到21万吨,进入全省产粮大县行列。 “改革开放以来,永胜县农业生产的变化,不仅表现在粮食产量持续增长,还体现在质量的提高,逐步实现了粮食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的转变。”永胜县农业局产业办公室主任杨德生介绍。目前,全县绿色高产高效粮食的创建面积,已经占到了全县粮食总播种面积的60%以上,优质粮食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全县水果、冬早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了13.78万亩和6.9万亩。同时,县委、县政府通过扶持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农业生产。到目前,全县共涌现出51家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9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69个家庭农场。 在中洲村委会2组,记者见到了正在稻田里查看水稻长势的罗伟云。“去年种水稻,赚了60多万元。”罗伟云介绍,这几年,他通过流转土地种植绿色优质高产水稻,走上了致富路。 “今年种了760亩水稻。” 今年38岁的罗伟云,搞过工程,开过10多年的挖掘机。2013年开始,他就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农业生产上,先是注册成立了永胜县欣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蔬菜。2015年12月,他又通过组建永胜县伟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粮食生产。 罗伟云说,他的水稻严格按照发展绿色高产高效水稻的要求进行种植和管理。同时,全面推行机插秧、机收等技术,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闯出了一条发展绿色优质高效粮食生产的新路子。 家住杨武村委会2组的冯科,原来种了5亩水稻,后来,他把稻田流转给别人种植,自己则流转了200亩土地,用于发展软籽石榴。现在,他种植的软籽石榴已有100多亩进入丰产期,去年实现收入160多万元。 “把稻田转给种粮大户种植,自己腾出手专心种植软籽石榴,实现了优化组合。”冯科说,像这样进行专业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以后,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促进了现代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在程海镇河口村委会大石头坪子,一大片白色大棚在夕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据了解,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坡地,2012年7月,上海优农果业有限公司到这里流转土地开发建设“葡萄庄园”以后,变成了享有盛誉的优质葡萄园。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绿色的田野,让永胜这个著名的“滇西北粮仓”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据介绍,先后有40多家外来企业到永胜投资发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产业,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改革开放改变了永胜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催生了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生产系统。 当了近40年村干部的沈加春一家,原来住在不到10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里,现在住上了四层洋房。“全镇共有6.8万人,90%以上的农户建起了两三层楼甚至是四层楼的洋房。”三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俊杰说。(记者 李秀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