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崔丽)“自从创建了‘五彩梁弄’文明示范线,到我们百果园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我们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了!”10月24日,浙江省宁波市农村文明示范线推介会发布会在京举行,宣传片中,宁波市梁弄镇汪巷村百果园负责人高兴得说。发布会展示了宁波市农村文明示范线建设情况,并重点推介了奉化区“连山堰情”、余姚市“五彩梁弄”、宁海县“桃花源里”、慈溪市“溪上慈风”、象山县“斑斓西沪”5条农村文明示范线。 “2016年开始,围绕风景优美、产业丰富、文化深厚、乡风文明整体要求,宁波市立足本地山海地貌,着力打造三种类型文明示范线——在四明山区打造独具山村风味的五彩四明、在东海之滨打造具有东海渔村特色的斑斓海岸、在浙东平原打造四季鲜花盛开和瓜果飘香的绚丽浙东。如今,已经建成23条各具特色的文明示范线,覆盖了全部10个区县(市)。今年1月,农村文明示范线创建项目还获得了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李正平介绍说,示范线形成的是突出文明元素的乡风文明体验线、突出地域文化的山水乡愁体验线和突出乡土资源的农旅文化体验线,最终使大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行走间感受文化浸润与道德熏陶。同时,带动32个镇(乡)、142个村更好更快发展,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文明示范线”的一大创新是将散落的村落有机串联、整合起来,形成区域组团发展、优势互补的集约效应。并且从美“面子”到美“里子”,各个区县(市)通过挖掘文化、文明内涵,更好凸显亮点特色,赋予了每个示范线不同的主题。通过做大“文明+”“文化+”“文旅+”文章,满足了生态发展、物质富有、精神富足三类需求,提升了群众获得感。 “溪上慈风”文明示范线上的徐福村,通过取消河埠头、补助洗涤经费、开展志愿劝导等形式,引导村民不在河道里洗衣物,并纳入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环保意识。 奉化区“连山堰情”文明示范线后畈村的特色烤鸭,通过文化创意,取名“煮熟的鸭子飞了”,远销香港等市场,每只烤鸭增值20元,打响了品牌,提高了收入。做大“文旅+”文章。主动与乡村游、休闲游相结合,通过设计包装、产品注册,赋予农副产品更多文化、文明元素,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新兴产业。 象山县“斑斓西沪”文明示范线创建两年多时间,先后注册了“斑斓西沪”“西沪三宝”“西沪人家”等8大类商标,产品附加值增加20%以上,2017年实现经济收入2500余万元,不仅让企业、村民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也促进集体经济增加了15%以上。 宁海县“桃花源里”文明示范线积极对接万亩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出一批“十里桃林游”“水蜜桃来尝鲜”“爷爷的水稻田”“金秋采摘季”等体验活动,逐步探索杨梅节、水蜜桃节、麻糍节、土豆节等特色农事活动,2017年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6000余万元,实现村民人均增收近万元。 目前,沿线各村60%以上的家庭都有家风家训,逐渐成为乡风文明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农村文明示范线创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打造成为宁波市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品牌、新亮点,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鲜活样本。”李正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