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潮起海天阔 扬帆正当时——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综述
翻开四川民营经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起笔不凡,落画精彩。 那是改革开放40年来,无数商界精英挺立市场经济潮头,激流勇进的坚定身影。那是一批批民营企业家艰苦创业,劈波斩浪,搏击商海,创造的一部部传奇。 如今,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我们该以怎样的勇气和智慧,书写四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历史新篇? 分量之重 民营经济跨越发展,深刻改变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图景 11月18日,杨祖伟从美国回蓉。忙完了在纽约的狮子楼中餐厅开店,他盘算着将狮子楼开到美国更多的城市。川菜出海,是他的夙愿。 还有一个月,就是杨祖伟66岁的生日。回想大半生的经历,他最难忘的是,40年前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父亲杨义安拿着报纸兴奋地对他说,党的政策放宽了,可以做生意了。父子俩拿出仅有的200元积蓄,借了300元,在成都青年路摆摊卖鞋帽,后来开办百万蚊帐商店,成为闻名全国的“杨百万”。1985年,父子俩创办的杨百万蚊帐公司,成为成都第一家注册的私营企业。 1985年,刘永好在成都青石桥的批发总店每天能卖出约300万个鹌鹑蛋。两年后,他将10万只鹌鹑宰杀,进入猪饲料行业。还是这一年,在眉山两河口水库渔场当技术员的刘汉元发明了网箱养鱼技术,第二年用养鱼积累的资金在老家永寿镇建起西南地区第一家鱼饲料厂;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革新下海了,10年后创办科伦大药厂;樊建川正在重庆一所大学任教,9年后创办建川房屋开发有限公司。此时,年仅5岁的钟波不会想到,27年后的自己,会创办极米科技…… 个人的奋斗史像一片片拼图,拼起四川民营经济的成长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四川民营经济从蚊帐、鹌鹑蛋、鱼饲料等起步,至上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2007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每年迈上1个千亿台阶,到2012年突破万亿元大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民营经济进入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时代—— 改变市场主体结构,截至2018年9月底,我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过527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超过97%,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改变经济增长贡献格局,近5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 改变就业格局,近5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92.8%,成为就业的最大主体; 改变税收来源格局,2017年民营企业缴纳国税收入占全省国税收入比重的60%以上,成为财力增加的主要贡献者; 改变科技创新发展格局,近3年民营企业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数占全省总量的95%以上,研发费用占全省总额的80%以上,为四川创新驱动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撑起经济“半壁江山”,挺起跨越发展脊梁,成为四川经济始终保持新鲜活力和强劲动力的基本保证,奠定了四川经济迈入全国前列的坚实基础。 拼搏之勇 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和风险挑战,始终不失勇毅拼搏之态 杨祖伟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杨百万”蚊帐卖得风生水起时,他转身进入餐饮行业,开办狮子楼餐厅。2014年,席卷高档餐厅酒楼的行业“寒潮”让多家餐饮名店轰然倒下,狮子楼也岌岌可危。杨祖伟发挥民营经济“小船经济”的优势,一边降身段,改卖平价火锅;一边扬帆出海,拓展海外市场。狮子楼活下来了。 市场的搏击之路,历来荆棘密布。改革开放40年的四川民营经济成长史,就是一部敢为人先、愈挫愈勇、创新创业的奋进史。 1989年,17岁的邓申伟和叔叔一起到北京当搬运工。后来承包了一辆东风货车,承接木材公司的生意,赚到“第一桶金”。而后,邓申伟决定不再当货车司机,回富顺县老家收高粱卖给酒厂,由于缺乏经营经验,公司资金链很快断掉。如果不是从头再来,从帮人开翻斗车从头干起,就不会有今天的红谷皮具。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成都女鞋海外订单说减就减,企业被逼向生存还是毁灭的十字路口。作为成都艾民儿鞋业的老板,刘琼英提着两个箱子,一个装行李、一个装满艾民儿的鞋子,直奔俄罗斯找市场、拿订单。到德国和意大利设立品牌设计研发中心和信息中心,打造中国高档鞋品牌。在日前落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刘琼英已经转身成为中国奢侈品女鞋品牌sheme的创始人,和一家德国企业签约,准备在全球近10个sheme门店里展示该德国品牌的礼帽产品。 有人在艰难中奋进,也有人在怀疑中成长。当李飚带领海特高新进入航空业时,很多人质疑一个民营企业怎么干航空;公司谋划上市,又有人说是异想天开;再后来要做发动机、飞机大修,搞航空研发,很多人又投去怀疑的目光。事实证明,李飚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都干成了。 “即使落在石头缝里,也无法抑制民营经济这颗种子发芽,给它点雨露就能灿烂生长。”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李光金说,正是这种可贵的、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开创精神,才让四川民营经济不断壮大。 奋进之志 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四川民营经济,直面新挑战 创业25个年头,洪思新觉得今年的挑战不小。作为四川四汇建设集团董事长,他感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对民营企业发展带来的一些阵痛。 他的感受不是个例。有人因为融资难融资贵,找钱艰难;有人受困于营商环境,不敢放开手脚;还有的人,正品尝长期以来转型不到位、发展过于粗放带来的苦果。 不久前,67岁的刘永好在兴奋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让中国的企业家们吃下发展的两个“定心丸”。“坚信国家会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坚信国家会进一步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信广大的民营企业家能够持续创新、踏实办好企业,作出更多的贡献。”刘永好信心满满。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向全省民营企业家发出号召——只要有条件能甩开膀子干的,就甩开膀子干,推动经济发展始终是硬道理。 利好不断。今年初以来,我省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保公平、拓空间,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降成本、促发展,通过系列改革为全省民营企业降成本,仅去年就减负超700亿元。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省委省政府将使出更多政策“组合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10月23日,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四川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会场上,成都新飞翔科技集团董事长刘鹏飞说:“寒冬不可怕,最怕的是没有希望!”话音一落,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 □记者 李欣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