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川造!北极圈最大跨径悬索桥通车
当地时间12月9日,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记者了解到,这是北极圈里最大跨径的悬索桥,由四川铁投集团旗下的四川路桥集团承建。大桥将成为欧洲E6公路(连接挪威和瑞典西海岸的主要南北路)的重要捷径,也将成为挪威新的地标名片。 标准严苛 实现北极圈内最大跨径 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位于挪威北方港口城市纳尔维克市,跨越挪威北部奥福特峡湾,位于北极圈内,被称为“与极光相伴的桥”。 哈罗格兰德大桥长1533米,其中主跨1145米,两侧主塔分别高172米和175米。大桥采用了独特的不规则空间主缆设计,从大桥上空俯瞰,两根主缆两头窄、中间宽,形似鱼腹。 哈罗格兰德大桥是欧洲第一座上千米采用预制平行丝股工艺(PPWS)主缆的公路钢箱梁悬索桥。桥面钢箱梁由30个预制梁段组成,总重量约7000吨,两根主缆重约4000吨。全桥钢结构件重量超过1.5万吨,其中1.1万吨钢结构构件是由中国四个厂家生产,长途海运抵达挪威。 哈罗格兰德大桥是挪威第二大跨径桥梁、北极圈里最大跨径的悬索桥。建成后同类桥型世界排名17位。 记者了解到,北欧的基建标准,在全球最为严苛。哈罗格兰德大桥是中资企业突破坚冰,进入北欧高端市场的第一个大跨径桥梁修建项目。
难度极高 挑战北极圈极端天气 “超过1公里的大跨径,且大桥采用了独特的不规则空间设计,建设如何实现与设计的高度统一,是一大难题。”四川路桥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由于桥址位于北极圈内,面临极寒、大风、极昼或极夜等极端气候影响。极寒,从11月到来年5月,一年中大半时间天气寒冷,桥址建设处最冷达零下20余摄氏度;大风,尤其是冬季,工程施工中最高达每小时100公里;极夜,一年约有2个月,黑夜在20小时以上,但工程不能停或缩短施工时间。 另外,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严格,当地的法律法规特别是HSE,对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要求相当严苛。比如,对工作时间上限有严格规定,不能超过上限;对工人工作的环境、安全保障等,有着严格的要求。 施工环境、规模和桥梁钢结构的特殊要求,让施工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对此,四川路桥与科研院所合作,有针对性地对严寒气候进行了设计,特别是大风气候,进行了风洞试验等,保证结构物的安全。向当地工程师请教,结合四川路桥多年建桥经验而来的工程实践,成功解决冬季不能施工的问题。即便在挪威冬季最寒冷的一二月份,在恶劣的大风条件下,仍然能够施工。大桥主缆架设就是在极夜天气下进行的。 针对桥梁设计带来的建设难题,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上千米大跨径空间缆斜索面悬索桥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四川路桥针对其独特结构设计自创柔性带抗风体系整体式猫道安装主缆;自主创新设计采用主缆横向顶推系统最终空间缆成型这也是世界首创;在挪威境内首次采用PPWS法(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法)制作和架设主缆克服了每小时100公里的风暴环境下施工难度。
多方点赞 打造 “四川建造”典范 记者了解到,大桥主缆、钢箱梁等1.1万吨钢结构件在中国4个工厂进行生产制造,再长途海运抵达挪威。项目经理卢伟说:“大桥的成功建成,集合了中国桥梁建设的集体智慧。” 2014年4月和2015年6月,挪威业主北方公路局两次到访中国,对四川路桥集团、西南交大风洞试验工程中心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访问,并不时抽查。“建造过程有很多困难,但四川路桥都克服了,而且非常善于合作。最后,按照标准呈现出了这么一座伟大的桥梁。”挪威北方公路局哈罗格兰德大桥项目经理Dagrunn Kaasen这样告诉记者。 2017年5月,驻挪威大使王民来到项目,他感慨地说:“四川路桥是中国企业承包挪威工程项目的先行者,为中资企业进一步开拓在挪市场树立了榜样,积累了经验。”在他看来,哈罗格兰德大桥工程已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工程,为中挪关系和两国互利合作添砖加瓦。 在哈罗格兰德大桥建设过程中,项目部的高效率、高质量赢得了挪威政府认可,在当地官员的主动推动下,四川又拿下了挪威另一个大桥项目——贝特斯塔德桑德大桥。贝特斯塔德桑德大桥位于挪威中部,桥全长580米,合同造价约2.2亿元人民币。 挪威桥,中国造。哈罗格兰德大桥的成功建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欧洲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四川路桥”正加快走出去步伐,在世界各地留下更多的“中国奇迹”。他们所代表的优质“中国建造”,正在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图片由四川路桥集团提供)(记者 戴璐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