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今年会有哪些民生承诺将改变我们的生活?上游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将全面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到底会有哪些做法呢?记者进行了一番梳理。 确保城乡低保差距不低于1:0.76 “今年将围绕‘弱有所扶’,加快构建‘大救助’格局。”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步新表示,确保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规定纳入社会救助兜底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将逐步提高救助保障标准,确保城乡低保差距缩小到不低于1∶0.76,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1.3倍。 改造30个区域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 今年将持续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站400个、市级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0个;启动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服务”专项行动,在部分区县建设城市普惠性养老院,力争3年内新增1万张普惠性养老床位;继续实施“特困供养”计划,改造升级30个区域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巡访制度;启动实施“为老服务关爱工程”,在部分区县试点为高龄困难失能老人购买助餐、助浴、助医等基本养老服务。通过这些建设工程和专项计划的实施,力争到2020年实现养老服务城市社区全覆盖、2025年农村社区全覆盖。 引进培育一批国际化养老服务企业 依托重庆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试点打造一批康养小镇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发展养生养老、旅居养老等新业态。支持企业开展老年生活用品研发生产,建设市级老年用品展示中心。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力争政府运营床位数比例缩小到60%。举办第十四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引进培育一批国际化养老服务企业落户重庆。 探索开展跨区域婚姻登记 此外,为加强婚姻收养登记服务,规范婚姻登记服务,将探索开展跨区域婚姻登记,并完善婚姻登记信息库。落实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名单管理办法,开展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实施婚姻家庭“家和计划”,推进婚俗改革,推动设置30个婚姻辅导站(室)。 围绕“智能驱动”,加快构建“大数据”格局。以建设智慧社区为抓手,集成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社区治理、社会工作、婚姻收养、殡葬服务、地名管理、执法监管等民政业务,建成覆盖市、区县、镇街、社区四级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回顾 去年救助困难群众19.66万人次 2018年,我市民政系统聚力跨越,紧盯柴米油盐、关心百姓冷暖,办了一批得民心、顺民意的大事实事,民政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保障基本民生、维护人民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通报我市为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省市、民政部推广我市基层社区治理“三事分流”工作法等。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步新介绍,去年,市民政局出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政策文件,将23.18万名扶贫对象纳入低保,160余万名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1.1万名扶贫对象纳入特困供养,全年发放特困供养金16.49亿元,保障特困对象18.54万人;全年支出临时救助资金5.3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9.66万人次。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