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宽 笔者的老家位于冀南的邯郸市大名县,今年春节期间,笔者在久违的老家过大年,体验到传统的农村习俗正在悄悄地改变,除了有“年味”代表性的习俗正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之外,年轻人的婚恋婚育观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明显的变化。 改变之一:鞭炮逐渐淡出“娱乐”视野 今年除夕夜,除了在午夜时分有短暂的鞭炮、礼花弹和二踢脚爆棚外,其他时间鲜见有人燃放。一个明显的感觉是,与以往炮声不断的过大年相比,今年烟花爆竹明显变少,而且恐怕未来也将形成一个逐年递减的趋势。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过年,各式各样的鞭炮是重要的年货,放鞭炮是小孩和年轻人的一大嗜好,几乎家家都要备上十几挂鞭花,还要配以几捆二踢脚和大量拽炮。春节期间,有几个重要时间节点是要必放鞭炮的:那就是除夕晚上吃年夜饭煮饺子时、除夕夜12点新旧年交子时、大年初一早上煮饺子时,初一中午饭前,“破五”早晨煮饺子时等等,当然还会视其重要程度适当加码,那时候100响就算多的了,通常是初一早晨才使用,另外还要辅以数量不等的二踢脚。男孩们总是时不时从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武器”中拿出来几个散放,一般是把鞭炮插在砖缝、门缝、树杈、雪窝等处,不一而足,用烧的香或大人给的烟头小心翼翼地点燃炮焾后就跑,放完炮后充满自豪地哈哈一笑;当然,那些跑不及被崩着手、吹着手指喊“哎哟”的也大有人在。拽炮就更危险了,直接用双手拽响,由于离得太近崩着手或脸的事情时有发生。但这些,都不足以阻挡年轻人放炮仗的激情。 现在的鞭炮和烟花显然先进得多——除了传统的鞭花、二踢脚外,还有坐地的喷花、腾空礼花弹、火箭弹、旋转烟花等等,花样繁多,各具形态。而今,随着70后逐渐进入中年,80后、90后乃至00后年轻人娱乐形式多样化、游戏化、智能化、手机化,曾经作为过年必备品的鞭炮烟花逐渐被边缘化;而且,从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角度,政府对烟花爆竹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每年允许燃放的区域和时间段也被严格地压缩和控制。 当然最重要的是,烟花爆竹已经失去了年轻人的青睐,逐渐淡出三代年轻人的春节“娱乐”视野,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改变之二:“磕头”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冀南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和传承得最好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的拜年礼俗一直绵延不绝,特别是拜年磕头的传统,即便在民国成立的100多年后,依然长盛不衰。我的老家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历史上曾是都、州、府、路、道和省会治所,几千年的古老文化传统保持得非常好。春节拜年给长辈“磕头”就是保持得最好的传统之一,在其他地区恐怕只能在电视剧里才能看得到。 然而,从今年笔者在春节拜年的情况来看,这个礼俗受的冲击不小。 除夕晚上,根据当地习俗,由于去年本族有老人去世,本族的晚辈要在除夕晚上给长辈拜年——磕头。作为家族一员,笔者随本族年轻人逐一到长辈家里拜年,与以往不同的是,大部分的长辈老人都发自内心地不再要求磕头。如果说以往长辈们嘴里喊着“磕啥头啊,越磕越老!来了就是了。来,抽个烟吧!”是出于客气的话——心底里还是希望晚辈们给磕,可如今这些话确是真心实意,且展开双臂拦住不让磕,不再半推半就;而晚辈们见此情形,也就见好就收,鞠个躬或作个揖也就算拜年了,不再双膝下跪施拜大地。走玩一圈下来,大多数见个面说几句拜年吉利话就算完成了,真正希望跪地磕头有着保守传统思想的只是极少数。笔者感受到,过去走完偌大一个家族会跪得膝盖都疼,而今年就像散散步、遛遛弯,很轻松地就下来了,这也让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莘莘学子们不再难为情。要知道,过去回家过年不去磕头可是要挨骂的呢! 近些年,随着60后一代人逐渐步入老年,70后也逐渐当上爷爷,往年磕头队伍大军渐次“退役”;80、90和00后受新思想洗礼对这一礼俗显得不积极、不情愿。移风易俗,磕头——这一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广为流行的古老的拜年传统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改变之三:晚婚晚育少生渐次登场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的观念,似乎已经是天经地义,特别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小叔与大侄年龄不相上下,更是司空见惯、比比皆是,被人引以为荣。曾几何时,早订婚早结婚早生子,也是每一对家长的奋斗目标,似乎有了孙子就可以功成身退,尽享天伦之乐。 随着80后逐渐成婚成家,90后逐渐成为恋爱婚姻生育的主力军。然而,面对家长的催婚、催相亲,成长在新一代的90后人却没有家长那么着急——“孩子不急家长急”成为婚恋婚育状况的新常态。为了哄家长开心、避免被催婚,出现了出租男女朋友结伴回家过年等新形式。 不过,大多数年轻人在父母的催促下,春节成为名副其实的“相亲季”。常年在外务工的青年男女只有在春节短短的几天,能见个面说几句话有点直观感受,加个微信回头可以慢慢聊,因此“相亲”就成为他们每天的例行公事,疲于应付。而鉴于当前男多女少的实际状况,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女孩被男孩排队相亲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挑花了眼而犹豫不决。 虽然90 后看起来很有个性的价值追求,但成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一代所面临的冰冷现实和门当户对的传统价值选择,与他们的父辈并没有什么不同——物质条件的优劣依然是农村相亲的金科玉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情况的演变,与以往70后那代人15岁左右就订婚、20岁左右结婚生子相比,80后、90后的订婚、结婚和生子时间都有所推迟,这也一定程度上推迟了我国人口顶峰的到来,放开二胎并没有带来实质性人口生育的激增,反而是一定程度的下降。据粗略统计,目前我国成年单身人口已达2亿以上,是俄罗斯和英国人口总和。 今年春节期间,笔者在河北邯郸大名县老家观察到,即便是95后的孩子们也遭到心急的父母、亲友的轮番拷问和花式催婚。对此,不少95后无语泪先流,内心很纠结:我还是个宝宝啊!有的95后觉得自己依然是个可以穿校服读中学的中学生。一位95后微信留言道:本宝宝瑟瑟发抖,感觉毕业就在昨天,而各种催婚已经轮番上演;而一位未婚的大龄80后表示:30出头了,不要和我抢好不好? 农村婚恋婚育交叉上演,异彩纷呈,让人犹如雾里看花,不知何去何从。 后记: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开放走过40年,神州大地城乡变化翻天覆地,中国古老的农村发生的悄然变革远不止这些。只是,这些多年来亘古不变的传统坚冰也在新时代的春风吹拂中消融,“礼崩乐坏”,看似平常,或许对古老中国的未来发展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作者:张立宽|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为中国能源研究会高级研究员、绿色矿山推进会副会长 (责编:叶子 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