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寒假期间:娃娃假期补课忙 校外培训违规多

2019-02-19 10:03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娃娃假期补课忙 校外培训违规多


  2月16日,成都一家校外培训机构内,一名教师为初中生进行一对一数学辅导。记者 肖雨杨 摄

  中小学寒假接近尾声,学生即将返校上课。放假前,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2019年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十要”“十不准”规定。

  寒假期间,记者走访多位学生家长和成都市内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十要”“十不准”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在学科培训中,超纲、提前、应试教学情况最为普遍,布置课后作业是“家常便饭”,甚至有机构借“冬令营”之名,变相举办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培训测试活动。

  提前教学、布置作业是常态

  2月13日,春节刚过,校外培训机构已忙碌起来。记者来到锦江区一家学科类培训机构,12点不到就陆续有孩子来上课,10余间课室灯火通明,基本都有学生在学习。

  《通知》明确规定:不准开展“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违背教育规律的培训。记者以家长身份实地走访多家机构,接待老师反复强调“参加培训可以提高考试成绩”。

  某培训机构班主任周老师表示,上课老师经验丰富,对考试重点非常熟悉,“我们还有奥数班,在巩固基础之外还可以拓展高年级的题目”。另外一家培训机构的赵老师介绍说,基础打扎实后还会进行培优,孩子上课会跟着教材重点走,适应多种考试题型。

  郑阿姨的孙女今年五年级,午饭后就去机构上课。“孙女从一年级就开始上语文、数学培训班,成绩确实有提高。班上孩子基本都在校外培训,现在学的都是六年级的内容了。”

  同时,《通知》也规定不准留书面作业,但多家机构老师都表示,除了课堂上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问题,也会准备教辅资料让孩子回家做题、巩固知识点。郑阿姨告诉记者,“孩子以前上的那家培训机构课后作业太多,孩子压力大,换了现在这家作业少一些”。

  寒假时间较短,大部分机构都是针对一个月的假期培训收费,没有违反“不准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的规定。但有家长反映,部分机构将寒假培训与学期培训捆绑收费,“上学期报学期培训的时候,寒假班就一起报了,不然不让补习”。

  此外,对于教育厅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张贴《通知》中的‘十要’‘十不准’在显著位置”这一点,记者在走访的几所培训机构中均未看到。

  冬令营火爆,家长说报班很无奈

  除了常规学科培训,在一些民办学校内举办的“冬令营”格外火爆。游女士的女儿今年六年级,报名某培训机构的冬令营,“听家长朋友说,这个冬令营是民办学校自己的培训机构办的,对于报考学校有帮助,我就送孩子来了。”

  “报了名才发现居然有2000多人,学生们来自全省各地,每个班40人左右。”寒假期间,孩子被安排到某民办学校在温江的一个校区进行为期8天的封闭式集中培训,每天就是上课、做题、考试,“课程完全对应这所民办学校小升初测评,以语文数学为主、外语为辅”。

  《通知》明确规定:不准举办、受托举办或变相举办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培训测试活动。游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参加冬令营组织的开营考试只能排到700多名,“以前在班上都是考前几名,现在掉到后面,自信心受打击,一问才知道别的学生都参加这种培训好几年了”。

  冬令营老师告诉游女士,她孩子这个成绩想考好的民办学校比较困难,如果开学后继续参加他们的培训班,有机会提高成绩考进这所民办学校。据游女士了解,已经有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被老师告知,只要继续参加培训,可以“锁定”进这所民办学校。

  记者查询游女士所报冬令营机构的网站,登录进去看到,加粗加大字体写着“冲刺顶级初中我们更专业”。网页上还有这样的介绍:在2014年推出的圆梦初中签约班,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小升初学生的目光,连续四年,圆梦初中签约班学生百分之百步入理想初中名校……

  像游女士一样,很多家长在采访中表示,送孩子去参加校外培训是“无奈之举”。“去年班上有个学生语文考了100分,我都惊了。”一位家长说,现在孩子成绩好的都是上了补习班的。“没有补习班,光是学校教那点内容,根本不能应付今后的小升初。”部分家长还表示,送去补习班可以打发时间,不然孩子在家里要闹翻天。“其实孩子并不抗拒校外培训,习惯了,现在班上大部分小朋友都这样打发时间。”

  另外,有些家长担忧升学政策有变动,要多做点准备,不然后悔就来不及了。记者随机调查发现,除了学科培训,还有大量的艺体等综合素质培训,假期不报班的孩子几乎没有。“现在身边的家长都趋之若鹜地给孩子报班。”郑阿姨说,孙女每周末要上语文、数学、钢琴、画画四个班,只有晚上休息。

  家长不要盲从,机构应守法合规

  培训机构为什么令行不止?家长送孩子补课为什么热情不减?四川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暨四川省家长学校总校顾问、成都市家庭教育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周晓波认为,这反映出家长和培训机构的惯性思维还没有停止。“很多家长已带孩子补习多年,如果让家长放弃,心有不甘,难以接受。而培训机构也乐得接受家长们的这种‘习惯’,继续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生源和商业利益。”

  而在四川创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纪大海看来,这其实是比较深层次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竞争转移到了孩子们在学业上的竞争。正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逼迫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投入巨大资源,不顾一切把压力压到孩子身上。“学习好、能够考上名牌大学才能出人头地的传统学习观和价值观,在家长中和社会上仍然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纪大海认为,虽然教育部门倡导让孩子假期减负,但家长担心孩子有了空余时间就会上网玩手机,这样伤害更大,不如送到培训班“有人管起来”。“关于学生闲暇时间怎么安排,我们的学校和社会部门没有拿出对应的措施。”

  如何规范培训机构行为?在周晓波看来,校外培训是可以与校内学习长期并存的,重要的是“尊法依规”“因人而异”“适可而止”。要深刻认识到,教育管理部门的规定不是要剥夺孩子的学习机会和成长,而是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保持一种更好的学习状态,让校内校外的教学活动更加有机结合,更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从事教育产业的人们需要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盈利与坚守科学与伦理底线的问题。”周晓波说,培训机构应该将教育管理部门的规定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否则将会不断面临与政策法规冲突等情况而难以生存。因此,守法和合规是机构生存的基本前提。

  纪大海建议,规范培训机构行为要加强立法和执法,也要合理合情。政府应该建立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察评估机构,强化对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部门联动,齐心合力,促进校外培训市场健康发展。

  在教育环境不断变化、教学内容指导不断调整的时代,周晓波建议,家长要学会用三个指标进行综合判断,来定位自己的决策。“三个指标”即: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是什么?社会流行的教育观念和做法是什么?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是什么?如果家长们能将这三个指标综合分析思考,可能就会比较好地为孩子选择一条更理想的学习之路。

  纪大海希望,家长们在假期里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与孩子相处交流。“利用难得的假期,带孩子进行体能训练、社会调研、远足旅游,拓展知识面和视野,这才是让孩子受益终身的。”□鄢敏 记者 江芸涵

 

(责编:玉玲)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