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看上饶三级书记如何抓乡村振兴

2019-02-23 10:50 来源:农民日报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则天下安,乡村振兴亦同此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分工清晰、机制明确,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实际工作中,怎样真抓、实抓、善抓、常抓,让我们聚焦赣东北——

  看上饶三级书记如何抓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唐园结程鸿飞文洪瑛周鹏飞

  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岁末年终盘点,江西省上饶市交出的成绩单格外亮眼:

  ——4192个村点的秀美乡村打造阶段性目标全部实现,乡村旅游泉涌井喷,年收入突破500亿元;

  ——修建、改造乡村道路3300多公里,改水、改厕近27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超过90%;

  ——颁行全国首部规范农民建房地方性法规,拆除290万平方米违章房和危废农房,美化4万多栋“赣派”农居;

  ——新建生态公墓2600多个,7.45万座坟迁入,火化率实现100%,没有因此发生一起群访事件;

  ——村均集体收入超10万元,较两年前翻两倍多,“空壳村”全部消灭……

  熟悉“三农”的人都会明白,这一长串闪耀的数据得之不易。巨大的资金投入从哪里来?广大干部积极性如何调动?群众的理解支持怎样赢得?每个都是长期困扰农业农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上饶能在短时间内拨云见日,要诀何在?为此,记者近期深入上饶,观察农村真实新变,探访三级书记寻求真经。

  市委书记:用干部、激动力、抓重点、建制度的设计者

  早上八点半,记者一行来到上饶市委,走进市委书记马承祖的办公室,他正聚精会神“刷”手机。

  “每天上班首先看手机。”马承祖指着屏幕说,“在微信调度群里,各县(市、区)和单位负责人随时发项目照片、汇报工作进展,群成员之间交流探讨、彼此学习、互相激励,我坐在办公室就能掌握情况,开会发文一般也不需要了。”

  只见几个名为“秀美乡村建设”“政府项目调度”“移风易俗工作”的置顶工作群非常活跃,新图文消息转眼就弹出多条。从条条干货中,铆足的干事创业劲头可见一斑。

  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能将干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成功就有了基础。上饶对此有何经验?

  “振兴乡村事在人为,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干,就会有什么样的成效,用人的担当是最重要的担当。”马承祖认为,各级干部踏实肯干、主动作为、敬业奉献,主要是上饶市委把好了选人用人导向,重用了群众公认、能干成事的干部,建立了完备、有力的激励与问责机制。

  在办公桌上摆着的书记近期工作日程中,“2018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大巡查”排在第一位,并将在春节后启动。何为大巡查?

  “乡村振兴关键要靠产业、靠项目带动,大巡查的核心就是看项目。”马承祖解释说,市领导、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党政负责同志,到各县(市、区)、上饶经开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每个地方停留半天,重点看当年新增产业项目。

  “一个县一年能有十几个新的重大项目上马,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问题就不会大。”在马承祖看来,大巡查不仅仅是一场现场观摩,还是一场民主讨论、学习交流,白天看晚上议,谈触动、谈感想、谈体会、谈建议、谈打算;更是一场全面体检、年终大考。现场巡查结束进行会议总结,各地自评,市领导当面点评,排出位次,让做事的人有面子,让不做事的人“坐不住”。

  这种做法有交心、有交流、有交锋,有查摆、有剖析、有整改,较真碰硬、红脸出汗,被上级领导喻为“经济民主生活会”。

  三年来,上饶各县(市、区)对乡镇也开展巡查、评比,提振精气神,提升工作动力。县与县比学赶超,乡和乡、村和村你追我赶。

  “春节一过就巡查,督促各级干部收心开工,强化坐不住、等不得的责任感。”马承祖说,如今上饶的干部不待扬鞭自奋蹄。

  推动乡村振兴,市委书记重任在肩,统筹激发区县活力、鞭策干部主动作为、督促指导推进落实是职责所系;从实际出发,在千头万绪的农业农村工作中,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主攻方向、搭好制度框架、作出决策部署更是使命所然。

  上饶历来有生态之都、九省通衢的美誉,旅游资源足、周边市场阔,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优势得天独厚。

  做好“美”文章,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好办法。马承祖说,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饶”目标,各界广泛认同。

  目标与问题导向结合,深入调查把脉症结,乡村房屋乱盖、垃圾乱倒、坟墓乱建的“三乱”顽疾被确定为“手术对象”。

  “这三类问题,浪费了土地资源、污染了生态环境、影响了村庄容貌。”马承祖说,尤其是农村建房长期没人管、没规划、没规矩,致使农村“有新居没新村,有新房没新貌”,密匝的村庄、弯窄的巷道过辆车都很困难。

  马承祖认为,宅基地是上饶乡村巨大的沉睡资源,推动宅基地管理改革,将其盘活用好,是振兴乡村的重要活局之子。市委决心下好这盘棋。

  “上饶是江西后备耕地资源最丰富的5市之一,‘造地’空间很大。”马承祖说,“造”出一亩地就能带来几十万元的效益,通过一户一宅、控制面积、土地复耕,把收益优先向农村倾斜,能为上饶乡村建设带来数以百亿元的资金。

  事关重大,需要统一思想。马承祖没有选择开动员会、启动会、发文件,而是带上县(市、区)书记到列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的鹰潭、余江考察。返回后立即召开座谈会,挨个谈想法和认识,他自己讲了15分钟。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农村土地工作的又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改革,对于规范农民建房、促进农村公平公正、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作用很大,必须马上干。随后,所有县(市、区)迅速召开常委会,研究具体措施,切实加以推进。

  从市县到镇村,通过书记亲自挂帅、落实村点规划、广泛宣传动员、成立农民理事会,迅速实现了源头管一批、集中拆一批、集体回收一批、有偿使用一批。其间,信州区创新的“五到场一公示”(批前选址、批后放线、建时下地基、建中巡查监管、建成竣工验收到场,公示农民建房监督牌)制度,德兴市探索的农民建房“互联网+”审批管理模式公开公平公正,深受农民欢迎。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确保成效稳、不反弹,以法之名、借法之力最为有效,上饶恰好已获地方立法权。马承祖提出,要将实践中成熟的经验和做法系统化、制度化,尽快实现依法治管。

  2018年7月1日,在上饶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实施意见》基础上,经充分调研论证、省人大批复,《上饶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颁布施行。

  至此,“规划先行、一户一宅、标准控制、节约集约”的宅基地管理改革有了坚实法律保障。

  截至2018年底,仅仅一年半时间,全市累计腾退宅基地近10万宗,几千万平方米的违建农房消失不见,成功扭转了乱象。上饶要美,农村建房必须规范,已成为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破是为了更好地立,去乱的目的在于添彩。上饶抓住契机、系统谋划,以“宅基地管理+”模式,将规范建房、土地增减挂、产业发展、秀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一体推进。

  对于退出的宅基地,宜耕的通过复垦获得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收益,宜绿的种植特色林果发展生产,宜建的进行项目开发增加收入,宜路的修筑道路便捷交通……牵此一发,带动了如火如荼的秀美乡村建设。

  拆得掉、建得好,农民满意、气氛和谐,经此一役,干部们的战斗力、执行力倍增,自觉性、主动性更强,干群关系愈发融洽。上饶开展乡村生活垃圾治理、推动绿色殡葬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速度快、劲头足、创新多、质量高。

  “上饶干部的激情和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早已不仅仅是为责任而奋斗,更是在为荣誉而战斗。以自身之努力移风易俗、焕新面貌,回顾往事可以不后悔,为官一任没有碌碌无为,这是莫大的荣耀。”马承祖说。

  县委书记:跑乡村、做规划、凑资金、保质量的施工队长

  实施乡村振兴,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而上饶市横峰县委书记饶清华,更喜欢称自己为“施工队长”。

  领着一个县振兴乡村,不仅工期长、工程量大、内容繁复,人财物的投入保障也颇为棘手。对于横峰这个上饶最小、最穷的国定贫困县而言,更是如此。

  “当初得知要到横峰当书记,说实话自己心里也有些不情愿。”回想3年前的情景,饶清华感慨地说,“上任不久认识就改变了。横峰是《可爱的中国》起源的地方,80多年过去了却依然穷困,但乡村振兴带来了机遇,我们有责任让这里美丽起来。”

  脚上有土,心中方能有谱。来到横峰之后,饶清华带头迈开腿、张开嘴,下基层、入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他走遍了横峰全部660个村落,有的村点甚至去过十余次,被称为跑不累的“拼命三郎”。

  正是由于了解各村资源禀赋情况,清楚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饶清华拿出来的举措、方案、点子接地气、易落地、见效快。

  “村里打造的彩画林、种植的白茶和黄桃、复原的手工豆腐坊、开辟的‘溪游记’旅游线路,都是饶书记调研时出的金点子,现在个个效益好。”葛源镇溪畈村第一书记汪乘杰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给村里支招,只是顺带而为。作为“施工队长”,饶清华给自己开列了职责清单:确保施工规划方案科学,足额保障施工投入,合理调度和调动施工人员,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每个村庄自有特色、各美其美,方显价值。基于此,饶清华提出,横峰的规划谋全局更谋一域,必须细化到每个村点,按普及村、亮点村、景点村差异化设计;要面子更要里子、管当前也管长远,村庄、产业、土地、旅游、环境、公共设施配套要实现“六规合一”。

  编制专业性、规划严肃性、村庄差异性、发展长远性一个都不能少,需要借助“外脑”。多方了解、审慎对比后,饶清华决定与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联手。

  在饶清华办公室,案头的规划书——《横峰县秀美乡村建设全域规划》,墙上“施工图”——秀美乡村建设路线图,描绘出了全县乡村的未来。

  不是简单描眉画眼、装点门面,而要深挖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底蕴,尊重村庄原有风貌和自然肌理来升级。

  高要求意味着高投入。对于财政并不宽裕的横峰,钱从哪里来?

  “概括起来就是‘六个一点’——向上争取一点、政策融资一点、财政配套一点、群众自筹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市场企业投入一点。”饶清华强调说,累计凑出的近10亿元中,群众自筹资金达7500万元。

  群众筹资的积极性源于横峰创设的排号机制。各村“两委”、村民理事会、乡贤促进会,组织、引导、发动村民出资出力共建秀美乡村,哪个村的群众热情高、捐资投劳多,财政配套就多,建设中就优先安排。

  “青板桥乡金鸡村因为响应速度最快、力度最大,280户村民户户主动捐款,筹资超过100万元,成为首批秀美乡村试点村,率先完成建设。”饶清华举例说。

  靠着“凑”出来的钱,横峰县提前实现“七改三网”四年扫一遍目标,100%自然村干道和入户道硬化、100%农户饮上了干净水、100%农户住房安全、100%村庄通电通网络。

  振兴乡村,要速度更要质量。督导检查县里项目实施质量,饶清华除了听汇报、看材料,更愿意亲眼审视、用脚丈量。

  “秀美乡村建得行不行,乡村公路修得好不好,要用中巴车来跑一跑。”这是饶清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解释说,又长又宽的中巴车在村里进得去、停得下、出得来,那说明村庄规划、道路建设就达标了,城乡公共交通的基础也具备了。

  谈起横峰县近两三年的成绩,饶清华并不居功,在它看来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来了。

  “乡村振兴是一把手工程,需要高位推动。在县里,县委书记下大力气亲自抓,项目落地、进度推进就有了保证,但是真正干起来,还需要全体动员、上下一心。”饶清华说,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县委书记更需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心、有志、有情、有劲;横峰的四套班子不分一线二线,全都冲锋在前,县人大主任抓秀美乡村、政协主席管产业发展。

  就是这样一位朴实而坚韧的“施工队长”,三年如一日,步履匆匆奔波于全县乡村“大工地”,勤到现场,钻“矛盾窝”,消阻力源,干棘手活,啃硬骨头。2018年7月,横峰摘下了“贫困帽”,队长、队员并未缓气歇劲儿,他们横下一条心,誓让乡村焕新颜。

  乡镇书记:强支部、带群众、促产业、弘乡风的班组长

  乡镇一头连着城、一头接着村,振兴蓝图变现实、砖瓦梁柱成楼阁,需要乡镇党委书记担起班组长职责,冲在最前头,带着村党组织,调动群众创造力和能动性,把小事办好、将好事办实。

  在上饶,一个乡镇下辖几十个自然村,不大也不小;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管着数万村民,不多也不少。因村而宜发动群众,村党支部是乡镇党委书记离不开的组织力量。

  “建强基层支部堡垒,提升村党组织服务功能、能力和水平,镇里工作开展起来就更顺畅。”铅山县汪二镇党委书记吴轶凡说,近两年市县两级持续投入真金白银强化村“三经费一场所”保障,村党支部书记的月薪从2016年的不足千元增加到现在的2100多元,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空白村”业已全面消除,年度工作经费3万元以上,带动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2018年年初,吴轶凡抓住村“两委”换届选举契机,认真落实县委要求,组织三个考察组,对全镇各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德、能、勤、绩、廉、学等全面考察,籍此选优配强各村带头人,进一步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淡化、虚化问题。

  “现在,从镇里党政干部到各村支书、支委,再到普通党员,在宅基地改革和殡葬改革等工作中,普遍能够自觉履行‘我承诺、我带头、我先行’,过去的难事变得容易了。”吴轶凡说。

  在建强村党支部核心基础上,鼓励组建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五老评理会、监督委员会、乡贤促进会等,以“1+N”结构,实现党支部定方向、各会充分讨论、村民大会表决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正成为上饶市乡镇党委书记们调动和提升群众参与性、自主性、积极性的好办法。

  “群众参与是振兴之本”,这是横峰县姚家乡党委书记徐俊坚信不疑的理念。

  “在农村,但凡涉及调土地和变习俗,都是头等的难事,‘围墙革命’‘一户一宅’‘平坟栽树’无一例外。”在徐俊看来,如果不能有效、广泛发动群众力量,这些工作很难按时保质完成。

  “过去村里房前垒围墙、屋后建圈栏、地里建坟头,占用大量土地、影响村容环境、阻碍基础设施建设。”徐俊说,在县委部署下,去年乡党委决心以秀美乡村建设为契机,来推动乡村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的双提升。

  该乡苏家塘自然村的宅改工作,从启动到收官,仅用18天,9栋违章民房、28处猪牛栏、1260米围墙全部拆除,成为“无墙村”;后占村殡葬改革工作,村里200多名群众自发为公墓建设捐款12.3万元,全村坟头平掉后栽种树木,挂许愿牌、插鲜花成为祭奠先人新方式……群众不仅没怨言、无矛盾,反而热情高涨、积极响应,秘诀何在?

  “关键在于用好‘团结’二字。”徐俊回忆说,当通知下到村里后,不出预料地遭到村民的一致反对,谁也不同意拆墙、迁坟。

  面对僵局,徐俊提出了三条办法,团结村民代表组建村民理事会、团结乡贤组建乡友促进会、团结五老人员组建五老监事会。“三会”成立后,他挨村召集党员、五老和理事会成员统一思想,共同探讨村庄发展思路和规划。

  “宅改腾出来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全部用于栽种果树和中草药,种苗和技术都由乡里免费提供,收益全部属于村集体”“殡葬改革是一次群众观念的革新,不仅改善环境,而且能增强厚养薄葬、节约土地的意识,农民不用出钱,都由政府承担”……解释消除疑虑,理念得到大家接受和支持。

  各村在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动员后,村党支部党员、五老和理事会成员带头先拆自家墙、先迁自家坟,同时负责做好亲戚邻居思想工作,一把尺子量到底,实现了应拆尽拆、该迁尽迁。

  现在的姚家乡,遍布黛瓦、粉壁、马头墙的特色民居,房前屋后齐植马家柚、八月瓜等果树,葱郁的药用玫瑰、射干、黄栀子等中药材也为村庄新添了几分景致。农户拿自己房子来开民宿、农家乐,村里用盘活的土地发展水果、药材产业,不仅村民增收有了新途径,集体收入也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很多村都突破了10万元。

  靠着“团结”这一法宝,徐俊带领着姚家乡率全县之先实现了秀美乡村的全覆盖。

  天下之大事,莫先于正风俗。在铅山县葛仙山镇党委书记梁恩均看来,抓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振“心”之计。

  “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通过家风带民风、民风促乡风,提升村民素质、和睦邻里关系,处在矛盾旋涡中心的五拆五清、殡葬改革工作的阻力减弱,工作开展顺畅、高效。”梁恩军说。

  目前,源于葛仙山镇的“宗族家训家风寻访”“立家训、晒家风、家训挂厅堂”“讲家风故事,传家庭美德”“家规家训进课堂”等八大活动,已经在铅山全县推开。“乡乡抓落实、村村有行动、组组能开花”的局面正在形成,民俗文化让乡村不仅颜值高而且气质佳。

  新的时代,在2.28万平方公里“上乘富饶”的土地上,三级书记正带领着近2万个自然村点奔向振兴:

  他们当中有工程设计者、有施工队长、有行动班组长,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他们紧密结合中央、省委精神与地方实际抓落实,将基层创新上升为施政之策;

  他们找准主要矛盾,先啃最硬的骨头,创造条件改变局面;

  他们心系人民,担当奉献,不惜心力,用实劲、下狠劲、施巧劲、有韧劲;

  他们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与群众手牵手,与农民心连心……

  在他们的深谋细思、奇招妙式下,上饶乡村振兴的蓝图徐徐展现。
 


(责编:玉玲)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