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泸州纳溪:乍暖还寒春来绿 云溪江畔茶飘香

2019-02-28 15:41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纳溪区30万亩特早茶带动茶农年人均增收3500元
    四川农村日报讯 田梓辛
    眼下,泸州市纳溪区特早茶进入采摘期,纳溪区白节镇团结村6组茶叶种植大户韩中华开始忙碌起来。2月天冷,常常是浓雾锁山。每天,他和妻子早早戴上斗笠上山劳作。这段时间,这片茶山每天能给韩中华带来近1000元的现金收入。韩中华和妻子及茶农们的笑声回响在茶山里……
    纳溪区温润适宜的气候孕育了全球同纬度发芽最早的茶树,已荣获 “中国特早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特色茶旅资源区”等称号,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南亚热带名优早茶基地、入选四川省20个茶叶重点县(区)之一,在全国重点产茶县(区)中排名第60位,已列为四川省特色效益农业茶叶发展核心区。将片片绿叶变为“金叶”,纳溪区正在走一条特早茶扶贫之路。

image.png

航拍纳溪护国梅岭茶园

    从贫困户“蝶变”为致富带头人

    “嫩叶要提手采,不宜捋采和抓采,要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均匀。”一早,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第一书记张希孟像往常一样,来到该村9组脱贫户宗国华的茶叶基地,向其传授茶叶采摘技术。4年前,宗国华还是村里评定的贫困户。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政府帮我免费栽种了10余亩茶叶,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现在茶山开始赚钱了。”每当谈及此事时,宗国华都感动不已。
    今年,宗国华的10余亩茶投产,预计纯收入有好几万元。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镇干部、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宗国华摘掉了贫困户帽子。2018年,他被纳溪区政府评选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尝到茶叶种植甜头,宗国华认为:“找对了项目,就有机会致富奔康。”他决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纳溪自古就是中国名优特早茶的产地,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就有‘纳溪梅岭产茶’的记载,更有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大渡口镇境内留下了 ‘二月茶’的手书石刻。‘雀舌未经三月雨,龙牙已点上时春’,正是纳溪特早茶全球同纬度茶树发芽最早、新茶上市最早的真实写照。”张希孟说,根据脱贫户的自身需求、自身能力,通过发展茶产业,引导激发其自力更生。镇、村重点在茶叶种植资金、技术、营销上进行全方位帮扶,让贫困户一是通过产业致富,二是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这也是纳溪区对贫困群众的郑重承诺。这几年,纳溪区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按照“全省千亿茶产业”战略部署,抢抓省委“5+1”产业布局,聚力开放融合,全力推动纳溪特早茶融入“一带一路”全球经济发展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按照“龙头企业+专合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积极引进上规模、有实力、前景好的龙头企业10余家,支持龙头企业连片发展茶叶基地30万亩,带动了20万茶农增收致富。全区茶产业蓬勃发展,生机盎然。目前,全区年产茶叶2万吨,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平台手段,大力发展茶叶电子商务,实现线上交易近千万元,带动茶农人均增收3500余元。

采茶比赛。 廖胜春 摄

    让这口“茶叶饭”越吃越香甜
    纳溪区护国镇梅岭茶叶基地,如今已是漫山遍野一片绿,嫩叶散发出阵阵清香。三三两两采茶工腰挎茶篼,游走在绵延的茶山上,穿梭在一排排茶树之间。只见他们灵巧的双手上下飞舞,一片片鲜嫩的芽尖收入茶篼。
    “采茶很有讲究。比如现在采的‘米蕊茶’,需眼疾手快。”46岁的吴小兰采茶已有十几年,只见她手指翻飞,拇指、食指轻轻捏住嫩芽,往上一掰,鲜叶便采摘了下来。
    “我们是按量计酬,大家可以随来随采,随采随走。”纳溪区荣龙特早茶厂负责人吴洋龙介绍,采茶工大多数是当地的村民。平均下来,多数人一天能拿到一两百元的收入,手巧的娴熟工一天能拿到300元。
    “春节过后,每天都有上千名采茶工在茶园采摘,既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护国镇梅岭村党支部书记何幸说,茶叶不仅带动了当地茶农脱贫致富,也解决了富余的劳动力,能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种植茶叶还让茶园成了火热的旅游景点。“世界茶酒小镇”“护国茶旅小镇”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纳溪贡茶”走进人民大会堂、人民网演播厅,“那溪那山”“瀚源雪芽”“云雾香片”等众多品牌在国际、国内大型茶业博览会上多次夺得大奖,“纳溪特早茶”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成为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产品。
    近年来,本地人和外地游客开始到茶山体验茶叶采摘过程,一来茶农的茶叶可以卖出好价钱,二来有眼光和条件的农户还办起了农家乐,这口“茶叶饭”越吃越香甜。
    除了大力发展茶产业,纳溪区还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加快推进茶旅深度融合,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茶文旅田园综合体,推出纳溪贡茶等一批旅游商品,带动脱贫户利用自家闲置房屋、林地等资产资源,就近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业,以茶资源带活服务业,实现助农增收。这些有效的举措,既符合了区域实际,也更容易被贫困群众接受。

体验制茶。 金其云 摄

    “金叶”带动山区群众  走上小康路
    2000年,白节镇引进四川瀚源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入驻,在外打工的韩中华从中找到商机,立即返乡发展茶叶种植。
    “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没有公路,没有挖土机,开垦荒山全靠人工。”每天天还没亮,韩中华夫妻俩就扛起锄头上山,直到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时,夫妻俩才完成一天的劳作。经过一年的辛勤付出,夫妻俩开垦荒山并栽种了茶叶10余亩。
    依托国家的扶持政策,韩中华在四川瀚源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掌握了茶叶种植技术,严格按照有机茶种植模式,陆续扩大规模发展了55亩茶叶,成为周边小有名气的“土专家”。山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品质极佳。“今年,我家的55亩茶叶全部进入丰产期,保守估计纯收入20余万元。”韩中华掰着手指,说出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数字。
    周边群众看到韩中华种植茶叶致富后,纷纷加入进来。韩中华经常免费教村民们种植技术,培养了一批批茶叶种植能手。
    “如果没有韩中华的帮助,我的几亩茶叶长势没有这么好,收入肯定会大打折扣。”团结村6组脱贫户王文礼,也靠着种植茶叶过上了好日子。
    “由于茶叶产业发展得好,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选择返乡种茶,进而带动了乡村振兴。”这样的现象,在纳溪区越来越常见。
    2018年,纳溪区茶产业综合产值实现55亿元,促进茶农人均增收3500余元。以省级贫困村纳溪区护国镇德红村为例,村上引进四川大里特早茶有限公司,先后流转土地1400亩发展茶叶基地,吸引了103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1500余元。


 

(责编:冬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