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记者刘璐)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三农”热点?根据报告,未来一年,“三农”工作又有哪些重要的部署? 报告在回顾2019年的工作时提到,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其中,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精准脱贫有力推进,成绩显著。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部长叶兴庆认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剩下两年,要主攻深度贫困地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不折不扣完成“三农”的头号硬任务。 叶兴庆:2018年是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战役的第一年,取得了明显成就,有1300多万人减贫,还剩下1600多万人两年之内要完成脱贫。2019年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要继续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进一步加大重大扶贫措施和项目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做好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社会帮扶等工作,切实让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能够在2020年之前脱贫。 在农业生产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一年,乡村振兴战略有力实施,粮食总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那么,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国内外市场环境下,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需要如何保持稳定、持续再发力呢?叶兴庆表示,2019年水稻和小麦继续稳定产量,玉米在经历了结构调整之后,要逐步稳定和扩大种植面积。 叶兴庆:当前经济形势下,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至关重要的。2019年要进一步稳定稻谷和小麦的播种面积,稳定稻谷和小麦产量,把重点放在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上,主要注意玉米的供求关系。这几年在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和去库存方面,力度比较大,2019年要注意恢复和扩大玉米的生产。但是从目前的供求关系看,2019年应该逐步稳定和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一方面乡村振兴要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也要继续推动城镇化建设。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近140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在2019年,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平衡吸引人才回乡和引导农民进城的关系,让乡村振兴和城镇化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叶兴庆表示,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让进城农民留下来。 叶兴庆:我国目前仍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截止到2018年年底,城镇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城镇化水平刚刚接近60%,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未来主要的任务是进一步促进人口的城镇化,同时,还要保障乡村系统不出现衰退,推动已经进城的部分年轻的、有文化的、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返回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现代化的两个轮子,是并行不悖的,下一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让进城农民留下来,在城市里面有长远的打算。促进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对进城落户的农民工进行全覆盖,让农民真正把城市作为长远的生活之地,提高城镇化质量。 自2015年开始,全国人大授权33个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相关法律,进行为期三年的“三块地”改革。“三块地”试点改革,即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截止目前,我国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就巨大。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要推广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 当前“三块地”改革试点的成果如何?下一步,我国“三块地”的改革还面临哪些重点和难点?叶兴庆表示,经过四年的改革探索,征地制度和经营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已初见成效,并且将要全面推开,宅基地制度还要进一步尝试和总结经验。 叶兴庆:按照中央部署,“三块地”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的试点。2019年,对征地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来说,要在进一步修改法律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对宅基地,2019年重点还是放在扩大试点范围,完善试点内容,进一步按照三权分置的总思路进行探索,为进一步修改法律、进一步在面上推进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制度改革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