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两会记者感言:记录振兴新时代 传递三农好声音

2019-03-16 16:32 来源:农民日报

提问的含金量

施维

    记者施维  

  两会采访时,听到很多同行反映:“你们农民日报今年很亮眼,经常获得提问机会。”确实,今年两会期间,不算各个代表团的开放日活动,我们的记者就获得了七次提问机会。代表、委员通道,部长通道,多个专场发布会,都能听到农民日报记者的提问。报社还专门推出了融媒体产品——“两会有我在”。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在两会上争取提问的机会呢?简单来看,这是展现媒体风采,扩大媒体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良好契机,尤其是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融合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

  再深一层来看,“提问”,反映的是一个媒体的价值观,展现的是一个媒体的专业素养和思考能力,例如在部长通道,我们的记者手拿农民提问的视频提问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鲜明地体现了农民日报的宗旨和特色。

  更高一层来看,媒体的提问,传递的是中央的精神和要求。例如,几年前在总理会见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我们报社记者手持“农民”两字,争取到了最后一个提问机会,这不仅是总理对记者、对报社的肯定,更是给了亿万农民一次提问的机会。

  我问故我在。未来,我们每一位农民日报的记者,无论是在会上还是会下,无论是在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我们都会更好地践行“崇农立言,惟仁求真”的社训,为农民代言。   

主动发掘新闻“富矿”

毛晓雅

    记者毛晓雅

  跑过两会的记者都知道,采访代表委员被拒是常有的事。一次小组会后,我拦住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开门见山地自报家门后亮出了我的问题,他边听边点头,愉快地答应了接受采访。

  何报翔是当天小组讨论的副组长,事务多时间紧,本来我做好了被拒的准备,没想到有意外收获。采访结束时,他对我说,“在我们国家,‘三农’问题十分重要,你是农民日报的记者,我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很感动。

  回想起从大会开幕前两天委员进入驻地,我们的两会前方报道“战役”就开始了,大家带着一个个“三农”问题,或提前预约采访,或现场临时采访,无论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委员,总会十分认真地接受采访,表达观点,为“三农”建言。委员们十分希望自己经过基层调研、反复锤炼的“三农”提案能通过农民日报这个权威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让更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的人能够看到,真正为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出一份力。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今年两会上政协委员建言“三农”的两大关键词。从新闻发布会、记者会到委员通道,从政协小组讨论到大会发言,这两个主题始终是委员们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我们获取“三农”新闻的“富矿”。这是“三农”媒体人的幸运,在一次次采写报道中,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这份事业的信心。

一位基层代表的十天半

李朝民

    记者李朝民

  不少人在问:每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是如何履职的?

  我秉持用户思维,进行换位思考,最后决定记录一位基层人大代表的履职全过程。记录谁呢?经过商议,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萌萌,欣然接受了我的创意。王萌萌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也是安徽代表团里最年轻的代表。她长期致力脱贫攻坚,带头发展种养循环经济,成立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3月5日,王萌萌开始履职。当日我的记录便开始了,一直持续到3月15日闭幕会。加上1天休会,总共时间是十天半。每天我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她履职的点滴,然后整理成文发回新媒体中心,刊发在农民日报微博上《一位基层代表的十天半》专栏。这个栏目从策划、执行,还是制作、传播,每一个阶段都植入了用户思维,用用户可感可亲的方式去表达,颇受读者好评。

  《一位基层代表的十天半》报道,给我一个启示:“得用户者得天下”是必然趋势。当用户思维渗入媒体融合的每一根神经,产品意识就会自觉生成,只有到了这个阶段,媒体生产流程的再造才具有实质意义,才能真正推动媒体融合“合而为一”。      

听,时代的脚步声

胡然然

    记者胡然然

  3月2日,第一次参加两会报道的我,提前两个多小时到达人民大会堂东门外,排队等待参加今年全国政协会议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春风鼓荡,撩动着我激动的心绪,恍惚间,仿佛听见一阵阵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本以为是广场上齐步走的武警战士,抬头却发现,原来是大会堂屋顶的一列红旗在迎风摆动。

  及至深入两会,我也更加确定,自己真的听到了脚步声——那是时代前行的铿锵足音。

  来自海南的羊风极委员,带来了热区农民的好消息,胶农依靠橡胶增值收入保险保证了收益,贫困户通过“电视夜校”提升了脱贫技能;被称为“洋芋妈妈”的李恺委员感慨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巨大变化,也讲述了自己开办有机肥加工厂面临的环保困境;陈萌山委员呼吁任何时候不能放松粮食安全;何一心委员激情满怀,自信在减税降费的好政策下,农业龙头企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无论是报喜还是报忧,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在两会的舆论场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乡村在新时代勃发的律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享农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两会“三农”关键词太多,每个“霸屏”关键词背后,更多的是党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真招实策,是广大农民群众涓滴积累的获得感的提升。

  两会落幕,却更像是就此出发。大地会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时间会验证追梦者的真诚。时代的脚步声如同号角,作为“三农”新闻工作者的我们也要再启征程。  

感受两会“融”的力量

李竟涵

    记者李竟涵

  跑代表团驻地的时候偶然听到两位代表聊天:“两会就是一场马拉松,十多天大脑都在高速运转。”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日程紧凑,报道两会的记者们又何尝不是如此。而在紧张的常规报道之外,今年两会的新感受主要体现在一个“融”字上。

  会场内外的“融”。在部长通道上,我们将山东一位普通农民的问题带到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面前,提问十分接地气,部长的回答也是干货满满,真正体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后,一位村党支部书记代表也讲述了家乡人的欢欣鼓舞。因为通讯方式的发展实现了“天涯共此时”,直面民生难题也就实现了“千里同此心”。我们的策划和报道将一个鲜活的两会送到村里,把村里的声音带到会场。

  报道方式的“融”。如果说去年的两会融媒体报道还带着一点尝试的性质,那么今年的两会报道,主动策划意识更强,针对传统纸媒和新媒体报道分别策划了有深度有热度的选题,每位上会记者也都是带着“全媒体”的任务在采访。十几天来,报纸、客户端、微信等多个平台全面发力,前后方配合默契,出现了不少报道的“小高潮”,做出了农民日报的亮点。           

聆听乡村振兴的奋斗强音

姚媛

   记者姚媛

  两会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盛会。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们齐聚一堂,共商国是。在这其中,来自乡村振兴的奋斗强音,格外响亮——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树文,辽宁省盘山县太平镇张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凯……听他们讲述乡村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免惊叹于他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造力。更多的,是代表们扎根在自己的岗位,始终如一,写出了亮丽的篇章。他们是在祖国的广袤土地上种出“黄金”的人,他们是乡村振兴的脊梁。

  为“三农”建言献策,这是人大代表的权力所在、职责所系,更体现了代表们对“三农”的深情关切。在采访中,代表们讲述着他们是如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一步步总结、提炼,最后变成条理明晰的建议、议案,构成了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部分,更推动了乡村振兴向前发展。

  “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我是一个记录者,更是一个见证者,幸运地在这个春天的盛会里,聆听到这些乡村振兴的奋斗强音。           

春风里的“三农”人

孙眉

    记者孙眉

  在两会会场内外碰到了很多熟悉的“三农”人: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呼吁要持续建设高标准农田,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山东省立医院院长赵家军在委员通道上说只有农民健康,才能乡村振兴;河北代表团8位村级书记共话振兴大计,建议加快破解农村建设用地入市的难题……

  这期间,总是能被代表们的认真和坦诚所感染。许多“三农”人物是实干家,不喜欢张扬,因此在采写“三农”人物时,我总是用心和他们进行交流,挖掘他们的心路历程,见证他们的创业经历,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

  我常常思考的是如何把采访到的看似平常的小故事、平凡的小人物,凝炼成有思想、有高度、有深度和有温度的好新闻,所以在选题策划、新闻采访技巧等方面我总是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聆听春天的声音,见证时代进程,记录农业变迁。作为一名记者,用“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新闻作品,为时代放歌,为农民抒写,我很自豪。由于传统的图像、文字、音频和视频信息的交互和传播已经完全被打破了,呈现出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方式,因此,作为融媒体记者的我必须尝试加强对采编流程的再造,提高传播时效性,扩大受众面。采访过程中,我努力做到“手、脑、眼”并用,对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进行分析,理出线索,最后加工成鲜活的带着乡土气息的新闻产品。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两会已落下帷幕,但为“三农”代言的脚步却永远不会停歇。  

在“两会时间”里聆听“三农”声音

缪翼

    记者缪翼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绿色发展……这些平日里被“三农”记者表达最多的词汇,却从未像“两会时间”里这样离我如此之近。

  重农为农之声此起彼伏。李克强总理在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说,未来几年还要给几百万新进城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委员通道”上,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戴秀英委员呼吁,农民工要用国家利好政策维护自己的权益;除了农业界委员口口声声议“三农”,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等各界别委员提交的提案中也有大量涉及“三农”。

  文字、短视频、直播……这些平日里正在逐步完善的融媒体传播手段,也从未像“两会时间”这样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开拓创新之风势不可挡。以前大部分精力都在做文字新闻报道的我们,拿起手机、摄像机拍起了短视频,做起了各种融媒体产品,每天都在“尝鲜”,生怕自己掉了队;微信里的委员们,也因为我们“穷追不舍”采访的敬业精神,从“点赞之交”变成了友好关系;快节奏的时代容不得慢慢来,我们会上采访委员,收集滚烫的一手素材,会后碰头分工各领任务,“烹饪”新闻大餐……

  今年两会有我,虽然微不足道,但涓滴亦可入沧海,每个个体努力的汇集,终会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期待,明年的春天。   

代表有担当 农民有希望

高雅

    记者高雅

  3月,草长莺飞的北京,全国两会如期召开。人大代表从各地赶来,共商国是。“如何提高农民收益?”“怎么保护粮食安全?”“脱贫攻坚有何良策?”“6000万农民饮水问题怎么解决?”……这些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成为两会的最强音。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那句带着浓重口音的“农民有8个梦想”让我至今难忘,他对这8个梦想如数家珍。他说,农民的梦想就是中国的梦想,只有农民的梦想实现了,中国的梦想才能够实现。像李连成这样的代表还有很多,他们述心声、传民意、话责任,把农民的事儿放在心上,将农民的建议带上两会。

  全国两会,也是一年一度的媒体盛会。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两会报道,少了些茫然无措,更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要通过全媒体报道,“带”着农民上两会。每当拿着农民提问的视频找到代表,代表们都仔细观看并且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作出回应。这种认真,不仅体现在接受采访过程中,更体现在全体会议、小组会议上,他们积极讨论、仔细审议,实实在在反映“三农”领域的社情民意。

  代表有担当,农民才能有希望。2019年两会落下帷幕,属于中国农民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感受变化 感受希望

赵宇恒

    记者赵宇恒

  当听到我自报家门说是农民日报的记者时,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高寨镇副镇长阿生青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的村庄现在都已经变成了社区。”“变”,也成了我两会采访中的关键词。

  比起“支代表”,支月英好像更习惯大家叫她“支老师”。她是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的负责人,初次采访她是一场偶遇。在她的描述里,白洋教学点变化很大——泥巴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教室和封闭式的校园,学校网通了,现代化设备也走进了这个小小的教学点。乡村在变,“乡村已经不是想象中那个乡村了”。

  第一次见到甘肃省陇南市徽县“陇上庄园”淘宝网店负责人梁倩娟的时候,忙碌了一整天的她满身疲惫。第二天,她抖擞精神又站上了“代表通道”。在她的故事里,从刚开始做电商时村民的不解,到后来村子里的老人都知道在网上卖东西。农民在变,“一把年纪了,居然还能在家门口挣钱了”。

  从全国人大开幕前两天无从下手,急得睡不着觉;到跟着上会的前辈和老师们找联络员、慢慢熟悉采访流程;再到逐渐习惯鼓起勇气“堵”代表、找采访机会,两会这十多天,我也在变。

  变,总是充满希望。  

用心体悟时代脉搏

孟德才

    记者孟德才

  两会,是一场春天的盛会。能够成为这场盛会新闻报道大军中的一员,我感到很荣幸。每一次走出新闻现场,将所见所感述诸笔端,内心满是兴奋与喜悦。

  今年两会,我的第一位采访对象是全程经历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的闵庆文委员。十多年来,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呼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今年两会小组讨论中,也不例外。我为他的这份专注与投入所感动。

  今年两会委员通道上,戴秀英委员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直以来,她关注的焦点始终是社会弱势群体。为了帮助他们发声,有些提案,她是年年提、反复提,直到问题解决为止。今年,她更是积极呼吁“应当允许社保随着农民工走”,可谓替广大农民工说出了心里话。我为她的这种人文情怀所感动。

  两会,是一个意见表达的特殊节点。所有代表的议案、委员的提案,乃至记者的提问,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美好。其实,从立言的角度看,记者和委员代表们,具有某种共通性。一个议案提案好不好,要看它是否切中了时代脉搏,是否关乎多数人的现实关切。同样,一个新闻作品有没有生命力、影响力,要看它是否抓住了时代前行的焦点,是否击中了大多数人柔软的内心。

  两会虽然结束了,但对好新闻的追求不会止步。今后,我将更加细心地体悟时代脉搏,积极践行“四力”,让自己的新闻触角更多地向与时代同频共振之处延伸,用心用情写出更多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

   【摄影记者】

戴军


 

(责编:玉玲)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