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樊邦平)3月13日,记者乘车沿成温邛快速路驶入大邑县域,路旁的油菜花海和麦田编织出美丽的天府田园春色。在快速路与安仁出口的交会处,一块硕大的招牌引人注意——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招牌下方,就是安仁镇旭成农作物种植专合社的生产基地。 作为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的核心区,这里的春耕在忙些啥?记者带着疑问进行了探访。 政策文件柜 ●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落实《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配套出台支持政策 ●市(州)、县(市、区)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设农产品优质生产基地 ●出台现代农业园区星级管理办法,落实激励补助政策,严格实行动态考核管理 田园小目标 ●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 今年重点推动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届时农民只需手机下载一个APP,就能得到每一块地的种植、施肥和用药建议,并能及时获知每一块地里的农作物生长情况。 ●旭成农作物种植专合社 今年继续种植自有5000余亩地,实现粮食稳产950万斤;为周边农户提供集中育秧、粮食烘干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力争全年实现盈利400万元。 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无人机给小麦喷洒农药。记者 杨树 摄 60岁的种地能手感慨:都机械化了老农民们该退休了 旭成农作物种植专合社是园区内最大的专合社。春耕时节,忙碌的田地间,阵仗十足的机械设备随处可见。120亩的水稻育秧地被平得整整齐齐,耕地拖拉机在田地里来回翻耕。 这边厢,生产车间里育秧机器轰鸣作响,加育秧土,填种子,再盖土,一分钟不到,一盘标准的秧盘被送入暗化室,等待5日后的下地培养。与往年不同,专合社今年开展工厂化育秧,要为1万亩地育苗,虽然工作量大,但如果设备满负荷运作,几天就能搞定。 那边厢,十几台无人机载着农药在麦田里飞旋喷洒除草药水,机翼旋转产生的风扫出一片麦浪。 尽管不是第一年看这种机械化操作,在地里帮工的安仁镇村民李昌明还是不停感慨:“现在育秧、耕地、插秧都机械化了,老农民们该退休了。” 李昌明今年60岁,曾是当地有名的种地能手,以前土地分散,春耕插秧全靠人,别人一天只能插5分地,他却能插7分地,这样的纪录在村里保持了几十年。如今园区里几百亩的土地连着片,只需一台插秧机,一天便轻松搞定60亩地。 能够实现机械化生产,与园区土地的规模连片不无关系。 2018年,大邑县在原国家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核心示范片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粮丰”杯工程科研核心基地基础上,升级打造了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整合农业资金投入,完善了基础设施。 “园区有10万亩地,基础条件好,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还有21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4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邑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科科长徐文忠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和政策支持,园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85%,远远高于全省59%的水平,农机总数达到1600台。 穿西装的70后农民:流转了5000余亩地当然不是我一个人种 “苗子不够壮实,现在拿出来育秧,长不高,容易病倒,还要在暗化室待两天。”3月13日,在旭成农作物种植专合社的育秧地,工人刚从暗化室里端出秧盘,便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任万军看出问题。 有知名农业专家把脉,这个园区看来不一般。 “我们和园区建立了校地合作,这里也是我们的试验基地,隔三岔五都要来看看。”任万军一边安排学生采集数据和土样,一边向记者解释。 “不仅有任万军,我们总共请了30多名专家来为园区做技术指导。”徐文忠告诉记者,大邑县通过与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开展校地合作,在园区建立了一个“专家大院”,引来30余名农业专家。 与专家说话间,一位西装革履的“老板”走了过来,请教育秧中遇到的困惑。 一打听,这位“老板”原来是一名正宗的70后农民。他叫万富旭,是旭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园区的新型职业农民。 春耕备耕正忙,万富旭为何身着正装,双脚不沾泥土? “我们流转了5000余亩地,这么多地,当然不是我一个人种。”万富旭解释,随着园区内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分工的细化,如今,他已将注意力更多放在经营管理上,农地里的生产则通过雇佣村里的农民帮忙。“春耕时节会请30人,最忙碌的时候,雇工超过100人。” 去年,这种生产模式让万富旭的5000余亩地创造了300余万元的效益,生产了950万斤粮食,万富旭成为园区内名副其实的“粮王”。 万富旭的情况不是个例。去年在210个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下,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的10万亩地保质保量完成农业生产,粮食总产达到1.9亿斤,占全县粮食产量的60%,总产值达到2.5亿元,每亩土地平均实现收益400余元。在园区务工的农民,年平均收益达到1万元。 记者手记 210个农民“种”10万亩地,这里的“种”,其实是经营管理的意思。活跃在这10万亩土地上的,既有西装革履的“新”农民,也有地地道道的老农民。透过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记者看到,政府、职业农民和散户农民之间,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正在形成。 在农业园区中,政府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职业农民负责组织生产,少部分留守在家的散户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后,再以务工形式加入到职业农民队伍中,成为农业工人。全新的生产关系既稳固了农业生产,保障了粮食产量,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以园区为抓手,应该是现代农业的未来和方向。 (责编: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