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产力促进局局长、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郭卫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江苏省连云港市纪委监委官方微信不久前发布消息。 许多人不会想到,这起案件的缘由竟是一笔“500元加班费”。 去年8月,该市市委启动对市科技局党组的常规巡察,巡察期间有人反映该局下属事业单位市生产力促进局存在违规发放加班费等问题。巡察组随即将线索转交,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九纪检监察组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核查。 “全市科技创新大赛期间,大家都很辛苦,所以给每名参与人员发了500元加班费,一共8个人。我们知道错了,马上就组织退缴。”核查之初,郭卫东就主动承认了错误。 调查比预想的顺利得多。调查组找到当时的领取人一一核实,所有人均表示领取了加班费。但在调取该局账目的过程中,调查人员却始终没有发现这笔“加班费”的报账记录。 “钱都发了,但在该局财务账目上却没有显示,甚至连伪造的票据都没有,那么发的钱从何而来?” 顺着这个方向,调查组深挖细查,发现“无头”的加班费竟出自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不仅如此,调查组还发现这笔加班费不过是“冰山一角”。2008年至2015年期间,该局先后10次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中套取项目经费竟高达百万元。而这些资金的去向,其中一部分用于违规发放津补贴等,另一部分则进入了郭卫东的“个人口袋”。 本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资金,怎么就变成了“唐僧肉”?项目审批如何绕过审核和监管,被轻而易举套取?带着这些疑惑与问题,调查组继续深入调查。 “项目初核与评审是我们负责的,因为他是局里的老同事,业务能力也很强,出于信任就没有严格审核,他们的项目基本上一路绿灯。”市科技局项目审批处负责人道出了原因。 正是在这样的“熟悉与信任”掩盖下,郭卫东多次安排下属把科技创新大赛等职能工作包装成科技创新项目,向市科技局申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而作为市科技局的直属单位,他们的项目仿佛被打上了“免检标签”,本应层层把关、层层审核,最终却变成了层层掩护、层层放水。 自报、自审、自批,一出闹剧最终演砸。案发后,该市市委启动了对市科技局党组的问责程序,相关责任人也被严肃处理。 “对这类监守自盗、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案件调查必须和监督整改同步进行,做到案件查处结束,制度整改到位。”该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海涛态度坚决。 在严肃查处的基础上,该市纪委监委还深入市科技局开展专题调研,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监督意见。根据监督意见,市科技局专门梳理各职能处室廉政风险清单,修订《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连云港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规程》等7项制度,对科技项目从计划立项到验收结算的全流程进行规范。针对财务管理暴露出的问题,完善了《市科技局财务及资产管理办法》《局机关和下属单位财务管理规定》等4项制度。此外,积极引入社会监督,邀请科技专家和市民代表等对项目立项、评审审批等环节进行监督,真正做到公开透明。
“以前,都在这个领域混,对行业内的潜规则敢怒不敢言。现在好了,项目资金管理规范了,真正用到了我们这些需要帮扶的科技企业上。”前不久,该市某科技公司经理李某在申请到一笔项目扶持资金后,高兴地说。(董淑斌 王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