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有条“红旗渠” ——水源奇缺的花台乡与一条“天渠”的故事
■花台乡十年九旱、水源奇缺。2001年,为解决基本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们像当年河南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一样,仅靠简单的工具和双手在悬崖峭壁间凿出“天渠”引来水源,其施工难度之大在当地水利建设史上绝无仅有,因此被称为“巫溪红旗渠”。 “18年前,就在这里,他像燕儿一样,从我眼前飞下去了。”3月23日,重庆市巫溪县花台乡川主村村主任徐世恩弯着腰,从鹰嘴岩一处岩壁下钻过。他脚下的孝子溪水渠断面,可供立足之处不过肩宽,身子左边是凸出的山体,右侧是万丈深渊。脚下的云雾,缓缓升腾。 63岁的徐世恩神色黯然——18年前,他带领3名村民修建这段水渠,其中2人在这里丢了性命。 花台乡十年九旱、水源奇缺。2001年,为解决基本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们像当年河南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一样,仅靠简单的工具和双手在悬崖峭壁间凿出“天渠”引来水源,其施工难度之大在当地水利建设史上绝无仅有,因此被称为“巫溪红旗渠”。 水,改写了小山村干渴贫困的命运,也激起了花台人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的斗志。 但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天渠”引来的水渐渐不足以支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当地政府又制定了新的补水方案。这条悬崖上的“天渠”又将迎来新的稳定水源,助力花台乡实现乡村振兴。 从生存到脱贫、到发展、到振兴,18年来,花台人围绕水、围绕这条“天渠”,不懈地拼搏着。而当年在绝壁上凿出这条“天渠”的精神,激发了村民的内在活力,催生了大家脱贫的内生动力。这种精神一直在花台乡延续…… 缺水 好不容易背回来的水没了,老婆婆悲从中来,寻了短见 花台乡位于大巴山深处,有4个村、8200余人。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留不住水,所以全乡有近九成村民和3000多亩农田,长期面临严重缺水的困境。 “天干时,我们习惯用坛子下山背水,来回要走十多里山路,鸡叫出门,晌午才能回家。”八龙村六组村民王国增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该村有个老婆婆下山背水,回家进门时摔了一跤,坛子碎了,水流了一地。老婆婆怔怔地看着满地的水,悲从中来,竟寻了短见。 水来之不易,花台人用得格外珍惜: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鸡。 花台虽缺水,但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种植柑橘。徐世恩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川主村就几乎家家户户种柑橘,那时盐巴才卖0.14元一斤,当地的红橘最高就能卖到1元钱一斤,“那时我们就想多种红橘,可就是因为缺水,最终只能零星种植。” 因为缺水,当地无法发展产业,只能种苞谷、洋芋、红苕“三大坨”。特别是耐旱高产的洋芋,一直是当地人的主食。村民们把洗脸水简单澄清后,拿来煮洋芋,煮熟的洋芋,人能吃,牲畜也能吃,就这样艰难而顽强地生存着。 修渠 为了水,为了生存,为了这条水渠,两位村民献出了生命 转机,出现在2001年底。 花台乡东部有一条孝子溪,水量充沛,水源地在巫山。如果通过水渠将水引入花台乡,便可解决花台的缺水问题。 2001年,巫溪县终于争取到国家资金400多万元,用于解决修建引水干渠工程的炸药和机器设备等,人工则由当地老百姓投工投劳。 但这条全长17公里的盘山引水干渠,有5.5公里位于近千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最险处崖壁几近垂直、寸草不生,施工人员连落脚地都不好找。 这是一次挑战穷山恶水的壮举,也是人与恶劣自然环境进行的艰难抗争! 最艰难的一期工程于2001年11月15日开工。由于作业面窄,工程分成6个工段分头作业,每个工段4名工人。徐世恩当时正值壮年,他带着村民张世辉、张明宪和妹夫石光金,负责最危险的鹰嘴岩一段施工。其他村民则轮番送来平时舍不得吃的香肠腊肉,给施工队打牙祭。 4个人分工协作,一人手持近百斤的钢钻,另一人扶着长长的钻杆,才能艰难地在岩壁上打出炮眼。爆破后,崖壁上掉下大量碎石,剩下两人便用铁锨进行清理,一点点地在悬崖上刨出作业面。 “为了水,为了生存,拼了命也要修好这条水渠!”徐世恩说,他们4个人就这样沿着悬崖峭壁一寸一寸凿,一锤一锤敲,水渠一米一米地朝前延伸。两个多月后,凿到了最险处的鹰嘴岩。 惨剧,便在此时发生。石光金在整理碎石时,被岩壁上一块松动的大石砸中右腿,大半天才抬到卫生院,却已因失血过多死亡。 剩下3人含着眼泪,继续在崖壁上开凿。 这天,炮眼打到鹰嘴岩正下方,张明宪拿起电钻打炮眼,徐世恩突然听见他叫了一声“遭哒”,转过头时,张明宪已坠向深渊。 “他双手双脚张开,身上那件蓝灰色夹克被风刮得像个降落伞一样舒展开来。”徐世恩怔怔地看着张明宪从自己眼前消失,“他就像燕儿一样,从我眼前飞下去了!” 村民们寻了好几天,才在山谷中找到张明宪的遗体。 2002年10月25日,孝子溪一期引水工程通水。大人孩子们兴奋地捧起水,大口大口地喝着,比过年还热闹。 徐世恩却默默倒上两碗清水,朝着大堰方向,深深鞠了三个躬:“两位兄弟,一路走好!”话未说完,声已哽咽。 脱贫 绝壁上凿出“天渠”,让花台人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水引来了,曾经因缺水而落后的贫困山村面貌一新。 更重要的是,绝壁上竟然凿出“天渠”,其艰难程度,深深地刻在花台人心底,让花台人看到了希望,鼓起了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的心劲! 有些吊角的地方无法引水进村,村民们就用双手在石林中刨出一个个旱井。不通公路的地方,村民们就一锄一锄刨、一锨一锨挖。八龙村六组的王国增四兄弟就用了整整两年,挖出一条土路来。王国增说:“鹰嘴岩那儿都能修出‘天渠’,我们没有理由修不起这两公里路!” 原来将主要精力放在四处找水的村干部们,彼时则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想方设法让老百姓尽快脱贫。 农坡村争取到200多万元资金修饮水池,几个村干部就带着村民,顶着烈日,一个月架设引水管4万多米,人人都晒掉一层皮。 2004年,徐世恩刚当选为川主村村主任,就带着村民修入户道路。大家拿出修“天渠”的精神,靠锄头、钻子等简单工具,当年就在全村基本实现了户户通。 随着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便有人开始谋划产业。 孝子溪大渠通水后,首先受益的川主村、农坡村村民们开始规模化种柑橘,2003年就发展到3000多亩,后来大家又改种效益更好的纽荷尔和沃柑。去年,川主村一组76岁的徐大吉光柑橘就卖了近4万元。 搞建设,发展产业,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村民们鼓起了干劲,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花台乡实现了整乡脱贫摘帽。 振兴 这道水渠将助力花台乡振兴致富 2015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花台乡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适宜的水果产业。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孝子溪大堰的水不够用了! 水,再度成为阻碍花台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花台乡党委书记张玉权说,花台乡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有更多更稳定的水源,“只要水源充足,全乡上万亩的柑橘和青脆李,便可成为村民持续增收的保障。” 好在巫溪县已为花台乡制定了新的补水方案。 一方面启动通城水厂至花台乡的引水工程,彻底解决当地人饮问题。该工程下月即将动工,今年10月可投入使用。 二是修建孝子溪水库为孝子溪大堰补水,主要解决花台乡产业用水。该工程已于去年动工,明年可望完工蓄水。 花台人再次看到了希望,再次鼓足了干劲! 不少村民甚至花钱租来挖掘机,开垦出荒坡种沃柑。农坡村贫困户王正森不仅开出了6亩荒坡,还打算今年搞个养猪场,他说:“只要有水,搞产业就有希望。” 前几天,徐世恩也开出了10亩荒地栽沃柑。他告诉记者:“我所在的一组,现在连一块荒坡都看不到了。当年‘天渠’都修得出来,我现在也有信心,带领村民把产业搞起来,让川主村振兴起来!” 曾经为了生存、付出生命代价在绝壁上凿出的这道水渠,即将成为助力花台乡实现乡村振兴的致富“天渠”。 相关新闻》》 产业兴 乡村旺 花台乡要成“花果乡” 曾经因缺水而无法规模发展产业的花台乡,未来将成为巫溪的“花果乡”。3月23日,花台乡党委书记张玉权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在解决了产业用水问题后,今年,花台乡将在现有8000亩柑橘、1500亩青脆李的基础上进行补栽补植,调整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品质,预计2020年,仅柑橘、青脆李两项收入便可突破4000万元。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近年来,花台乡着力打造柑橘、青脆李、蚕桑、火龙果四张名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产业缺水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今年,通城水厂至花台乡引水工程投用后,花台乡人饮问题可望得到解决。而明年将完工蓄水的孝子溪水库投用后,其总库容将达到76.6万立方米,将为花台乡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产业用水。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花台乡结合“三变”改革,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大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鼓励他们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发挥产业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带动作用,以此来实现增收。 该乡农坡村确立了以“支部+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支部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一个200亩的标准化沃柑果园,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普通农户以土地入股、村委会以财政扶贫资金入股,收益后按比分红。利益联结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在短短几个月内,该村已新栽沃柑100余亩,不少农户还自发请来挖掘机开垦荒山荒坡。农坡村四组村民曾祥伦花钱请来挖掘机,挖出4亩荒坡,又流转了周边村民6亩地,全部种上沃柑。该村贫困户王正森借钱开荒,一口气种下了6亩沃柑。几年后,这些果树将真正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张玉权介绍,目前,八龙村已完成500亩优质蚕桑改造,花台村新植优质柚1500亩,农坡和川主村新植沃柑等柑橘2000亩,“我们还要借力花果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目标。” 文/本报记者 周立 龙丹梅 图/本报首席记者 谢智强 短评》》 把“天渠”精神转化为振兴的力量 侯金亮 “为了水,为了生存,拼了命也要修好这条水渠!”花台乡的干部群众正是凭着这股子韧劲在悬崖峭壁上修通了一条盘山引水干渠。在与恶劣自然环境进行艰难抗争的过程中,甚至有村民献出了生命。花台乡干部群众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认命、不服输、勇于向贫困宣战的精神让人感动。这股子韧劲已经固化为一种精神,凝聚为一种力量,照亮了花台乡的振兴之路。 “沿着悬崖峭壁一寸一寸凿,一锤一锤敲,水渠一米一米地朝前延伸……”花台乡的实践证明,千难万难,只要实干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期,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已经吹响,乡村成为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但也要看到,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要想走上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关键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精神上要先“立起来”。花台乡干部群众正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一点一滴的真抓实干,一步步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唯有精神脱贫,才能彻底斩断穷根;唯有精神上“立起来”,乡村才能彻底振兴。对花台乡来讲,要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就要把当年在绝壁上凿出这条“天渠”的精神转化为脱贫致富的内在力量。只有继续发扬实干苦干精神,突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才能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实现新的发展。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曾经为了生存、付出生命代价在绝壁上凿出的“天渠”,已然成为花台乡发展前行的“精神灯塔”。我们相信,“天渠”精神必将进一步激发花台乡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必将助力花台乡走上乡村振兴的广阔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