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4月15日电(魏薇)油菜是我国第四大农作物,从每年2月开始,油菜花的漫天金黄色,会自南向北掠过中国大地。这趟旅程,要跨越30多个纬度,而长江下游及黄淮地区的油菜产量几乎占全国油菜总产量的1/4。
4月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油菜优异种质资源规模化精准鉴定与现场展示共享会议在盐城召开。盐城大丰稻麦原种场试验点,代表着长江下游生态产区油菜长势的总体情况。稻麦原种场试验点集中展示了1650份油菜核心优异种质资源,供全国相关单位自主挑选和免费利用。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洁夫介绍,江苏区域油菜种植量大,但依然面临用工多、机械化水平低、茬口矛盾突出、耐迟播品种缺乏等挑战。因此亟需选育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油菜新品种。 通过品种间杂交等技术,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先后育成了瑞油501和宁R101两个油菜新品种。其中,瑞油501具有矮秆、抗倒性好、经济性状好、产量高等特点;宁R101为化学杀雄杂交油菜,是通过品种登记的非转基因抗SU类除草剂油菜。张洁夫表示,目前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抗倒性好、矮秆早熟、抗菌核病的油菜种质资源。 油菜本身,也是一株“宝藏植物”,最引人注意的是油菜花烂漫多姿的靓丽颜值。这个春季,兴化的油菜花垛田里游人如织,村民陈雨虹靠摆渡游客,一个月就可以多赚得3000-4000元的收入。更令她欢喜的是,往年三月底才繁盛起来的垛田,今年从二月底起,油菜花就早早开放,四月,这片花海在线时间还能再拉长两周。 原来,这也是来自于省农科院油菜团队的“科研魔法”,他们在多种油菜种质资源中不断选育、不断试验,通过调节栽培措施,筛配出的油菜花,花瓣大,色泽艳、花期长。“驻颜有术”的油菜花垛田,也增加了老乡们的收入。
在省农科院油菜团队选育的油菜新品种中,“油蔬两用”也是当前增加油菜经济效益的重要培育方向。这种油菜不仅具有早生、快发、长势旺、再生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兼顾营养健康和口感,还具有富含维C、硒和钙且菜籽产量高等特点。目前,团队还在积极探索菜用+油用、菜用+花用+油用、菜用+花用+肥用及菜用+花用+饲用等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模式,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贡献智慧和力量。(完) (责编: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