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村庄的“蔬式生活”
年届60的王长珍正在经历一场生活变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后,她已经四五年没插秧种麦了。 4月25日至5月11日,四川(泸州)第四届江之阳蔬菜品赏会在江阳区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举行。董允坝村村民王长珍看到,很多城里人来村里游玩,采摘蔬菜……这与她以前认识的农村已经完全不同。 最高峰的时候,泸州有种小麦70万亩,如今只有6万亩了。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让董允坝村这片区域长成新的风景。 2015年,董允坝村被规划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样划入园区的,还有分水岭镇、弥陀镇的另6个村庄。整个园区目前建成1.3万亩,辐射带动建设2万余亩。当地政府以“蔬式生活”重新定义了这个村庄。 不种粮食的王长珍闲了下来,她家靠路边的墙上,挂着一块“王豆花儿”的招牌,游客多的时候,她卖豆花,淡季的时候,她到村里农业公司上班。2018年,园区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 现代农业下 被重新定义的村庄 王长珍最满意的是村里的路好走了。 董允坝村离泸州市区不算远,20公里左右,但在蓉遵高速贯通以前,相对于江阳区其他乡镇,还是稍显偏远。 王长珍从集镇上回来,沿着一条柏油公路慢慢地往家走。她说几年前,这是一条烂泥巴路,一下雨就车不通、人难行。 与大部分村庄相比,如今董允坝村的路确实修得漂亮,双向两车道的柏油路,晚上有路灯照明,沿途还有仿古凉亭可供休息。路面干干净净,村道纵横交错,确保所有村民均能享受交通便利。 很多游客也穿行在这些村道上,步行或者骑自行车。鸟鸣山幽,道路两边开阔菜地在阳光下格外明亮,钢结构搭建的大棚里,蔬菜新品如同奇花异草,这里既是农业科普基地,又是可供观赏的众多“盆景”。 这一切的变化,源于2015年初启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王长珍家住董允坝村4组,就在村里主干道边上,墙上挂着一面“王豆花儿”的小木牌,春秋两季,她开门迎客卖豆花。 在董允坝的村口,建有伞里仿古街区,这里集中展示的是国家非遗项目油纸伞。停车场里停满了车,城里人来这里吃饭、逛街,也走进董允坝的田间,看满坝的蔬菜重新构建的农村风光。 4月25日至5月11日,四川(泸州)第四届江之阳蔬菜品赏会在江阳区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举行,当地政府以“蔬式生活”重新定义了这个村庄。据了解,园区2018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 园区管委会介绍,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分水油纸伞、董允祠堂、琼瑶故里等文化资源,打造集产业、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园区,是四川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典案例和示范基地、省级农业主题公园、首批港澳蔬菜直供试点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村庄变迁 村民不种地反而增收了 王长珍以前种过水稻、小麦、红薯、玉米等粮食作物,对于种地,她经验丰富。但现在的村庄,让她感受到了颠覆性的变化。董允坝不再种水稻,村民流转出去的土地,以稻谷为中间价。王长珍说,“按600斤稻谷折算,差不多每年人均800元左右。” 事实上,土地没有流转出去以前,村里很多土地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除了稻田,很多被撂荒。村民万德彬说,现在是更专业的人来种地了,“公司承包的每分地都是成本,自然要产出效率。” 万德彬一家五口人,家里养了一群鸭子,一群鸡,由老人经管。土地流转出去后,他“专心”在建筑工地干活,这部分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和万德彬一样,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曾经撂荒的土地,也在蔬菜产业进村后,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变了现。 村里一些老人尚有“余力”,他们再去地里“打工”。绿阳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技术员董宽告诉记者,公司请村民下地干活,最少一天60元,一个普通村民正常情况一年挣1万多元没问题。 很多村民觉得,种地跟以前完全不同了。在现代农业时代,种地变成了董宽这样的专业人才的工作。“分工更细,更具专业化水平。”董允坝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潘云飞告诉记者,园区里“闲下来”的村民,有的受聘农业公司和业主,有的开农家乐,有的出租自行车,有的外出务工。 潘云飞说,园区辖分水岭镇、弥陀镇7个村,直接受惠村民2.1万人,除了绿阳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还有大小30多个业主。 “园区居民2018年增收了2200元。”现代农业提高了效率,专业化的种植不仅改变了村里灌溉、交通等基础设施,还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潘云飞说,园区建设确实给农村生态带来了巨大变化,也改变了村民过去的生活。 结构之变 促进产业化、园区化的形成 根本的变化,是结构之变。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新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粮油生产科科长宋其龙讲到了一个现象,现在小麦越种越少了,“最高峰的时候,泸州有种小麦70万亩,如今只有6万亩了。”但粮食的总产量并没有变,多年来,泸州的粮食产量一直维持在230万吨左右。 宋其龙介绍,泸州主要粮食作物包括水稻、薯类、小麦、高粱、玉米等,在效益和政策调控下,小麦减少,但高产值的油菜、高粱种植面积增加了。 而农业部门推广高产新品、新技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等手段,既稳定了粮食产量,又整合了土地资源。因此,集约化种植和管理,形成了新的农业结构形式。 “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培育大龙头,深化大合作”成为现代农业趋势。宋其龙介绍,过去几年,泸州一直加大力度推进江阳区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泸州老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龙马潭区空港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园区、纳溪区“智慧三江”现代产业园区等30个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引进了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陕西海升果业公司、温氏集团、中合三农集团、巨星集团、正大集团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宋其龙认为,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与供给不足并存。调整的方案是,泸州市农业部门按照上级部门统一部署,以市场为向导,通过调减小麦、玉米面积,扩大了马铃薯、油菜、高粱等作物的种植面积。 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蔬菜产业也走向更成熟的现代化水平。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副站长张伦德告诉记者,传统的菜农已经发生转变,蔬菜产区的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越来越多,信息、物流、管理等水平都大幅提升,确保了蔬菜种植的稳定发展。 泸州的优势是,早春蔬菜比成都要早半个月。张伦德介绍,2018年,泸州种植蔬菜123.8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年产蔬菜293万吨。 “川菜”崛起 助农增收的首要力量 “蔬菜是土地效益最高的产业。”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黎秋刚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蔬菜产值突破2000亿元,助农增收贡献率居全省第一产业首位。 2018年,四川省蔬菜种植面积1989万亩,产量4352万吨,居全国第五位。除满足本省消费外,常年外销蔬菜1200多万吨,有效调剂了全国蔬菜市场供给。 泸州市早在2011年就认准了优势。张伦德说,泸州蔬菜产业走上快车道始于2011年,这一年,泸州设立了500万元的“新菜地建设基金”,并按照每年10%的金额递增,专门用于对新增蔬菜种植的补贴。 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资料显示,过去几年,四川省持续巩固特产优势,建成了以成都平原为核心,规模达1000万亩,全国最大的冬春露地喜凉蔬菜基地,率先实现羊肚菌人工栽培,且羊肚菌生产面积全国第一。基本形成了川西加工外销蔬菜、攀西喜温蔬菜、川南早春蔬菜、盆周山区高山蔬菜四大优势蔬菜区域,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冬春露地蔬菜具有与北方设施蔬菜不可比拟的优势。 而作为“川菜之骨”的四川泡菜,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建成泡菜原料基地220万亩,培育了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产业从业人员超60万人。2018年,四川泡菜产量400万吨,产值340亿元,连续10年产量、产值双增,四川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泡菜产业大省。 董允坝蔬菜产业的乡村振兴经验,已经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乡村振兴案例进行推广。在四川(泸州)第四届江之阳蔬菜品赏会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与会专家介绍,四川将围绕供给侧结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加快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到2022年,四川蔬菜产值稳定在两千亿元以上,推动由蔬菜大省向蔬菜强省跨越。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杨灵 责编: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