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龙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试点市,济源自2015年承担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按照“确权—赋能—活权”三步走战略,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取得了可喜成绩。济源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坚持明晰归属,启动农村改革新航程。一是突出重点,清产核资“家底清”。以“查全、登清、核准、管住”为目标,采取聘请专业会计、实地丈量、现场拍照、手绘资产资源分布图等方法,按照成立组织、制定方案、清查核实、公示确认、镇级审核、账务处理、建立台账、纳入平台等八个步骤,完成638个村组级清产核资任务,清查资产总额43.65亿元,较改革之前增加5.79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9.21亿元,增加5.43亿元。二是突破难点,身份确认“成员清”。探索形成“确定截止日—入户调查—制定方案—确定成员—编制名册—成员备案”成员身份确认六个步骤,按照“尊重历史看祖籍,兼顾现实看户籍,宜宽不宜严,标准看民意”的原则,重点对财政供养、上学参军、政策移民、妇女儿童等四类特殊人群的身份进行确认,全市共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52万人。三是把握关键点,集体资产“归属清”。在“六权”确权基础上,重点推进将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发放股权证书,作为其参与收益分配的依据。同时,探索将省、市、镇三级财政资金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坚持创新驱动,装上农村改革新引擎。一是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全市525个村(居)新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农村部门领取了组织登记证书,参与市场经营的在公安部门刻制印章,在银行部门办理开户,在税务部门领取税票,充分发挥了管理集体资产,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作用。同时,通过探索独立投资、领办控股、非主体参股、委托等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功能作用。二是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建立河南省首家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引导土地规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出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全市累计发放贷款1716万元。三是探索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先后出台了股权抵押担保办法、抵押登记办法、集体资产抵押运营试点方案、集体资产抵押贷款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抵押贷款对象、流程、风险防范等具体内容,累计发放集体资产股权和集体资产抵押贷款8笔360.6万元,有效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 坚持充分活权,呈现乡村振兴新画卷。一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45家,带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促进全市现代农业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转型升级发展之路。二是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探索形成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型、土地股份合作型、村企联合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型、混合所有型及物业租赁等多种发展模式,全市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村占88.6%,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三是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治理,实现“一处美”向“一片美”的蜕变。全市打造“高颜值”美丽乡村30余个,建成国家级生态镇7个、省级生态镇11个、省级生态村208个,建成国家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镇5个、省级卫生村90个。四是促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改革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党群干群关系密切融洽,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系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经济管理站站长)
责编: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