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7月19日电 题:脱贫硬骨头怎么“啃” 听听基层代表怎么说 新华网 肖寒 在宁夏,尤其是南部山区,由于降水稀少、地形复杂等因素,一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关注地区之一。1983年以来,尤其是这几年来,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宁夏深耕扶贫工作,帮助大部分贫困人群成功拔了“穷根”。但在成绩背后,脱贫攻坚仍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摸索。 未来如何深入落实好扶贫工作?又该如何继续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近日,新华网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采访多位基层扶贫代表,分享脱贫“实战”经验,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盐池县曾记畔村:金融养殖两手抓 村民生活有盼头 盐池县位于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带,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既是革命老区,也是宁夏中部干旱地带上的国家级贫困县。曾记畔村,就坐落在盐池北部。这个总面积不到50平方公里,总人口2000多人的村子,长期以来都深受缺水困扰。
“吃水没有源,走路很艰难,三年两头旱,口袋没有钱。”用曾记畔村村支书朱玉国的话说,过去的曾记畔村,农民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贫困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村民喘不过气来。为了摘掉贫困的帽子,多年来,朱玉国带领村党支部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以村助互助资金为平台,借力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支撑,大力发展滩羊养殖、小杂粮种植等特色产业。 2014年,曾记畔村创新“项目捆绑”模式,将“双到”户人均2000元的扶持资金注入到互助社,互助社为每户贫困户给予1万元的借款。通过“千村信贷”“项目捆绑”等金融创新提高了贫困户入社率,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贫困户依靠产业增收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除金融扶贫外,滩羊养殖业也是曾记畔村的支柱产业之一。盐池滩羊一直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著称,是盐池县的“三宝”之首。2014年,村民鲁永胜依靠金融扶贫政策获得了5万元的贷款,购买了100只滩羊,到今年,他已养殖了300多只羊,年收入也从2014年的一千多元增至十几万元。“从原来住的土坯房到现在住上砖瓦房,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鲁永胜激动地说。 朱玉国说,截至目前,全村共有400多户进行滩羊养殖,养育的滩羊绝大多数都会通过当地“滩羊协会”进行售卖,村民不用再为销路发愁。“通过金融扶贫和滩羊养殖方式,曾记畔村居民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群众富裕的康庄大路。” 吴忠市红寺堡区:“金色”田野上 铺展扶贫新画卷 红寺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且硒元素含量高,是种植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优质地区。2002年开始,红寺堡区尝试种植黄花菜,先后从全国多个地方引种试种,经过多年的发展,黄花菜已成为红寺堡区农作物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节水作物。
“我是16年开始种植黄花菜的,当时跟几个合作商东拼西凑了160多万,一次性就种植了800亩。”说起当时下定决心种植黄花菜的情景,红寺堡区太阳山清泉林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志巧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一年,李志巧流转红寺堡太阳山镇小泉村土地2180亩,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开始尝试种植黄花菜。但刚开始种植的第一年,由于灌溉、除草经验不足等因素,不仅没有一分钱收入,甚至还出现了亏损的状况。但李志巧并没放弃希望,摸着石头过河,最终运用高效节水的技术在2018年实现净收入40余万元。
李志巧成功的种植也引起了周边群众的关注,很多村民也纷纷加入了种植黄花菜的行列。她介绍,近年来,随着黄花菜面积和产量增加,其在农作物中的比较效益凸显。目前常采用宽窄行栽培方式种植黄花菜,亩可栽苗5500株左右,栽后三年进入盛产期,亩产干菜可达200千克以上。“黄花菜产业已经成为红寺堡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金色产业’。”李志巧说。 食为菜、用为药、观为花。每每到了收获的季节,红寺堡区的大地上总会迎来漫天遍野黄花盛开。作为当地的“金色”产业,黄花菜正带领红寺堡区村民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中卫市海原县:“母牛银行”模式助力精准脱贫 海原县位于宁夏中南部,六盘山西北麓,隶属中卫市,是“苦瘠甲天下”西海固的重点区域,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定贫困县,也是宁夏“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近年来,海原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把农村扶贫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扎实推进、细化扶贫任务。其中,“华润母牛银行”是海原县的重要的产业扶贫模式。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穆华介绍说,海原县主要以发展草畜为主,农民种草养牛的基础较好。在经过政企双方调研论证后,决定以高端肉牛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在发挥本土优势特色同时,借助华润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为“母牛银行”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龙头企业有了,产业选准了,如何让贫困户参与养牛和养好牛就成为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穆华说,通过企业捐赠形式,海原县成立了专门的合作社和农业公司,选派专业技术团队,按照“龙头企业+合作联社+养殖合作社+专业村+养殖户”的思路,顶层搭建了“母牛银行”的产业扶贫模式。
但在项目启动初期,贫困户总认为赊销牛价格高,企业在赚钱。穆华说,为了打消这一顾虑,政企携手大力宣传引导,先从养殖基础条件好的乡村做起,引领示范。“几年下来,这一模式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出现了‘人人讲牛、人人养牛、乡村抢牛’的局面。”穆华表示,“母牛银行”模式,带来的不仅是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更重要的是群众思想观念、经济管理观念、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内生动力的提升。 据了解,为了使产业扶贫得到稳定可持续发展,华润集团与海原县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在今后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系统性谋划,着重考虑加快建设高端肉牛六大体系,延长产业链,增强可持续性,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责编: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