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贵州:组组通硬化路架起乡村振兴的桥梁

2019-08-29 16:4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四通八达的通村通组公路有力地助推了从江县加勉乡脱贫攻坚。
四通八达的通村通组公路有力地助推了从江县加勉乡脱贫攻坚。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过去,受困于交通不便的限制,贵州被贴上了贫困与落后的标签。据统计,2017年6月底,贵州省近19万个村民组中,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仅68.9%。农村公路的不畅通,导致资源进不去,农产品出不来,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为补足交通短板,破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彻底解决服务农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2017年8月7日,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目前,贵州已全面完成路面建设任务,累计建成通组硬化路7.87万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9.12亿元,完成项目验收7万公里,占比为89%,完成移交管养6万公里,占比为77%。

随着通组硬化路深入完善,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效带动了农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85万亩,新增高效经济作物667万亩,茶叶、辣椒、火龙果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种植规模位居全国第二,食用菌种植20.3万亩、同比增长91.5%,无公害农产品达2868个,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

同时,各地组织当笔者地贫困群众组成劳务队经培训后参与通组硬化路建设,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收入渠道,沿线受益群众达116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83万人,带动农业产业发展500余万亩,乡村旅游村寨突破3000个,新增农用车等38余万辆。据悉,通组硬化路实施一年多来,直接参与项目建设的群众达120余万人次,累计带动增收81.2亿元,其中贫困群众20余万人次、增收27.1亿元。累计服务农村产业革命、带动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超过500万亩,乡村旅游村寨突破3500个,涉及的自然村寨累计新增汽车、农用车约30万余辆,有力助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贵州通组公路打通了“毛细血管”,实现了由“通不了”向“通得了”“通得好”的转变。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已成为老百姓获得感最强,满意度最高的民生工程。

一条条农村公路环绕在绿水青山间,穿越于阡陌之中,编织出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络,极大地改善了贵州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为贵州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架起了一座座的桥梁,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路通:新村新貌新气象!

6月,走进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镇吕家河村,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蜿蜒伸展,直通农家院落;一个个蔬菜大棚成片的遍布在道路右侧,焕发生机勃勃。

吕家河村位于威宁县城东南部,距威宁县城18公里,全村居住着729户3226人。过去,由于村里道路狭窄、崎岖不平,雨雪天更是泥泞不堪,出行成了吕家河村村民最大的难题,交通也成了限制吕家河村发展的一大瓶颈。

2017年8月,全省“组组通”农村公路三年大决战启动,作为全省组组通硬化路任务量最大的县市,威宁县着力在抓摸排、编规划、推建设、做融资、强督查、重监管、抓验收等方面施力用力,有力有效推动了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县新建农村组组通硬化路5293公里。

随着“组组通”公路的建设,吕家河村把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扶贫开发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农村细胞的活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新村、新貌、新气象,崭新的村庄镶嵌于青山绿水间,如今的吕家河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在外务工多年的吕家河村村民夏勇有了一些积蓄,年轻敢闯的他有了回家创业的念头。说干就干,回到吕家河村,夏勇立刻承包了300亩土地种植烤烟。

让夏勇没想到的是,村里的烂泥巴路成了他创业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由于村里道路交通不便,夏勇种植的烤烟运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仅仅两年时间,夏勇就亏损了50余万元。

辛辛苦苦挣得血汗钱就这么没了,心痛不已的夏勇有点失去信心。这时,夏勇从村委会得到消息,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吕家河村的农村公路。这一消息给夏勇注入了一剂强心针。2018年,夏勇在种植300亩烤烟的基础上,又种植了160亩高峰竹柳。

2018年,吕家河村修建了10.593公里农村公路,惠及全村18个村民组11328人。

随着“组组通”公路的建设完成,一车车的高峰竹柳和烤烟通过农村公路运往县城。2018年,夏勇的年均收入达到了30万元。

“‘组组通’公路的修建给我们这些住在山区的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实惠。”2019年,夏勇又加种了60亩高峰竹柳,他说,“组组通”对他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2015年12月,听闻吕家河村土壤优质,非常适宜种植蔬菜瓜果,李云慧带着资金来到吕家河村,承包了309亩土地,办起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不到一年的时间,蔬菜迎来大丰收。喜悦之余,村里道路交通不便的问题让李云慧犯了难。蔬菜运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无奈之下,李云慧只有请工人将蔬菜用箩筐背到村口,再由拖拉机拖到县城。成本大大增加了不说,运输效率依然很低。

“有时候下午五点采摘的蔬菜,凌晨才送到威宁县,第二天卖给市民时,都已经过了十几个小时,很多蔬菜都不新鲜了。”让李云慧更头疼的是,很多蔬菜由于没能及时运出去,硬生生的烂在的地里。

由于道路运输的问题,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李云慧连续两年亏损。

2018年,随着吕家河村“组组通”公路的建成,李云慧终于迎来了转机。

“采摘的蔬菜从田间地头运输到威宁县县城菜市场只需要40分钟,县城的老百姓都很认可我们的新鲜蔬菜。”李云慧说,“组组通”对老百姓而言就意味着“看得见的新鲜”。

“组组通”建设,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同时也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过去,由于道路交通的不便,村民种的蔬菜、养的牲畜没办法运到县城售卖,只能自给自足。2017年,吕家河村人均收入仅仅为4900元,全村有1000余名村民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2018年,“组组通”公路建成后,吕家河村村委会组织村民,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其中,仅是蔬菜就种植了5000亩。

一路通,百业兴。“组组通”不仅打通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基层“毛细血管”,还打破了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8年,吕家河村人均收入增长到7600元。“组组通”为“农货出山”铺平了道路,也铺就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底气。

“组组通公路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民心工程,为群众日常生活出行提供了方便,更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吕家河村村主任陈明勇说,“组组通”对吕家河村来说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威宁县新建农村组组通硬化路5293公里。截至目前,威宁县农村“组组通”公路完成投资23亿元,覆盖全县37个乡镇(街道),21万余户91万余人。

“组组通”,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其衍生效应也不断显现,一条条铺展开来的通组路,承载了广大农村脱贫、乡村振兴的希望,唤起了村民回乡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如今,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已成为老百姓获得感最强,满意度最高的民生工程。

“组组通”为“农货出山”铺平了道路,也铺就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底气。随着“组组通”公路的建设,大大激发了吕家河村的活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新村、新貌、新气象,崭新的村庄镶嵌于青山绿水间,如今的贵州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玉屏县新店镇组组通公路。
玉屏县新店镇组组通公路。

路通:村民腰包鼓起来!

“自从组组通把我们路修好以后,这条路已经变成了产业路致富路。”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村主任何大成介绍,2017至2018年,两年时间里,他们村里共实施农村“组组通”公路10条,总计20.5公里,投资约1640万元,把通村进组的道路修到家村民家门口,带动当地经济发现的同时,让当地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盘关镇是原是盘关区和盘州市政府机关所在地,是盘州市重点乡镇,全镇人口有7万多人。“我们镇的产业有刺梨、中草药和蜜蜂养殖等,组组通的路修到哪,我们的产业就布置到哪儿。”盘关镇镇长任崇志像都市新闻笔者介绍,盘关镇2017、2018年共计实施组组通硬化路245公里,项目建设涉及23个村、124个村民组,组组通硬化路项目在便捷当地村民出行的同时,兼顾地方刺梨、中草药、林下养殖等产业的发展。

盘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范友忠介绍,盘关镇是原盘关区和盘县特区政府机关所在地,是盘州市重点乡镇,全镇人口有7万多人。他说:“我们镇的产业有刺梨、中草药和蜜蜂养殖等,组组通的路修到哪,我们的产业就布置到哪儿。”盘关镇2017到2018年共计实施组组通硬化路245公里,项目建设涉及23个村、124个村民组,组组通硬化路项目在便捷当地村民出行的同时,兼顾地方刺梨、中草药、林下养殖等产业的发展。

“以刺梨为例,在没有通通组路之前,刺梨采摘工作都是依靠人背马驮,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成本很高。平均算下来,一斤刺梨的成本达到了1.5元,保底收购价是2块一斤,利润特别的低。”任崇志介绍,组组通道路建设好以后,小货车可以直接到产业园里,人工采摘成本降低到3毛钱一斤,工人不用在路上来回的跑了,效率也提高了不少,收入也就跟着增加。直接让当地的运输成本节约4倍以上,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产业园刺梨种植面积从3600亩扩大到了31000多亩。目前在天富刺梨园区31000多亩的刺梨地里,还套种中药材地参10050亩、养殖蜜蜂500群,实现产业发展多元化,同时带动附近村民就近就业。如今,天富刺梨园区,每天差不多有400名工人在工作,每个月平均发放工资50万元,每人每月平均收入1200元,不少村民还有入股天富刺梨园区下属合作社的分红。

隐藏于大山之中的盘州市盘关镇海坝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除了有依山傍水的卡河景区,还有布依风情乡村旅游景观。过去,由于路差弯多,大型车辆根本无法进入,海坝村发展乡村旅游举步维艰。

2018年,盘州市2 8 6 4公里“组组通”硬化路全面建设完成。路通了,凭借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旖旎的山水风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不少自驾游的车主来游玩,平常50张桌子和48张烧烤桌供不应求。仅2018年春节,来海坝村观光的游客达到了5万人。”卡河景区布依农家乐负责人、毕摩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红英介绍:“同时,在农家乐工作的32个员工,平均每个人每月能够拿到2000元以上的收入。”

松桃县迓架镇青山村组组通公路。
松桃县迓架镇青山村组组通公路。

仅仅一年时间,在盘关镇,陆续开起了数十家农家乐。当地村民不用在外出务工,依靠住宿和餐饮,每年的收入就能翻几倍。

如今,在盘关镇,一条条高标准建设的农村公路,将哒啦仙谷景区、莲池九峰景区游、毕摩山谷景区等景点串联成线。串“珍珠”成“项链”、聚“盆景”成“花园”,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截至2018年底,六盘水完成通组硬化路建设任务6434公里,全面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畅的任务目标。

随着农村路网的完善,据统计,目前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突破3000个,乡村旅游总收入从2013年的430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2148亿元。交通脉络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贵州乡村旅游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贵州要脱贫、交通要先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它们就像大地的毛细血管,或笔直或蜿蜒地穿行于绿水青山之间,大大缩短了农村脱贫致富的“里程”,给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倍增。

如今,在贵州,一条条“组组通”公路在绿水青山之间架起了一座座乡村振兴的桥梁。路通了,乡村更美、农民更富。连峰际天的贵州,“路通财聚”指日可待!

路通:修好路后管养还得全覆盖

走进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在位于石门组至马格闹村道茶树通组路的起点,一块印有“兴义市农村公路公示牌”的路牌格外引人注目。

公路名称、公路里程、专业养护单位、路长、路长职责、管理目标……公示牌上,清晰的罗列着关于这条“组组通”公路的相关信息、管护责任人以及管护人的相关职责。

“在兴义市的344条‘组组通’公路旁都设有这样一块公示牌,目的是将‘组组通’护路任务包干到人,实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目标。”黔西南州兴义市副市长、兴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健告诉笔者,兴义市共有344条通组公路,目前已经每条公路已经有了1个路长,实现了“组组通”路长制全覆盖。

2017年,贵州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三年大决战,兴义市的公路建设任务总数为344条700.072公里。其中,2017年102条224.939公里,2018年242条475.133公里。

威宁县草海镇的“组组通”硬化路 。
威宁县草海镇的“组组通”硬化路 。

经过多方努力,兴义全市组组通项目已于2018年10月全部完成,比三年大会战提出的截止时间提前一年左右时间完成,项目完成投资约4.2亿元,受益群众覆盖全市21个乡镇(街道)108个行政村344个村民组13.6万人,其中包含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达8300余人。

要致富,先修路,修完路还得护。“组组通”硬化路修好后,兴义市在各个乡镇成立农村“组组通”公路养护合作社,建立通组路“分片包干、路长负责”的管养模式,吸纳沿线群众特别是贫困户作为社员,负责各辖区内农村公路、通组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组组通’公路建设完成后,我们为兴义市344条公路分别配备了‘管家’,与344名路长签订了责任状,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养护员,在做好公路养护工作的同时,助力贫困户实现增收。”王健说。

2018年3月,七舍镇革上村峰岩组村民陈志红正式上岗,成为该村民组的路长。“我们组共有三名养护员,负责6.5公里通组路的日常管护以及路面保洁工作,每人一年能挣6000元,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据统计,目前,兴义市共成立了23个养护合作社,吸纳沿线贫困户375人,每名贫困户每年可增收6000元左右,脱贫效果明显。

公路更畅通、行车更安全、通行更舒适、路容更优美……随着公路“颜值”不断升级,给乡村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企业来了、项目多了、来旅游的人流量大了,带动了沿线乡村民宿、农家乐、餐饮等产业的发展。

作为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会址,兴义市以农村“组组通”公路为先导发展全域旅游,让广大游客能不断发掘了解“户外胜地、百花兴义”的独特魅力。

2017年,全市旅游接待达28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19亿元,分别增长52%、30.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2016年的10040元增长到2017年的10920元,增长8.8%。

如今,组组通硬化路“路长制”给农村老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倍增。一条路改变一个村。在贵州兴义,一条条“组组通”公路在绿水青山之间架起了振兴的桥梁,让乡村更美、农民更富。(胡颂平 刘叶琳) 


责编:冬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