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日举行的2019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布“科创30条”,以更大力度将改革进行到底,为科技创新护航开路。 “科创30条”即北京市政府印发实施的《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是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下,北京市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创中心提供更大改革动力而出台的重大改革文件。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实施《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三步走”战略。目前,全国科创中心建设已迈出稳健“第一步”。“第二步”是到2020年,北京全国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进一步强化,科创体系更加完善,科创能力引领全国,形成全国高端引领型产业研发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核心支撑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支撑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为提升创新活力,“科创30条”将通过职称评审权限下放、财政科研项目经费调剂权下放、主管部门对章程赋予管理权限的事务不得干预、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立法等,扩大选人用人自主权、经费使用自主权和管理运行自主权。 在破除人才制度壁垒方面,“科创30条”聚焦优化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因公出国(境)审批机制、外籍人才引进及服务机制等。例如鼓励高校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设置新兴学科,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资助力度;为战略科技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国际学术交流开辟审批护照签证一体化服务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缩减工作许可和工作居留许可办理时限;允许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高层次外籍人才延缴养老保险。 在科研管理方面,“科创30条”将推进“四个简化”:简化项目申报流程、简化评估检查流程、简化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和简化进口样品通关程序。 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秘书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表示,与以往改革文件相比,“科创30条”更加突出改革的系统性、集成性和协同性,更加突出含金量、动真格和破顽疾,更加突出接地气、真管用和可操作,充分体现北京资源特点和先行先试制度优势,力争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