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0月25日电(郑玮)“百倍用心、持续用力做好古镇古村落保护工作。”在25日下午举行的第二届四川最美古镇古村落创新发展论坛上,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正红以“循古鉴今 守正创新 重塑四川传统村落的新魅力新活力”为题作主旨演讲,开篇即道出了四川省对古镇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
四川现有3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33个中国传统村落和近千个省级传统村落。张正红介绍道,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将“加强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保护利用”作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四川凝聚共识、多措并举,逐步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背景下符合四川省情的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新路径。 古镇古村落的美“起源于千年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根植于山水田林的相互依存,流连在传统民居建筑的青瓦斗枋之间”,据张正红介绍,为保护传统村落的人居格局,四川尤其注重古镇古村落的传统格局延续、传统建筑保护、人居环境提升和保护体系建设。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民族分布、乡村建筑风貌特征等因素后,将全省划分为汉族、安多藏族、康巴藏族、嘉绒藏族、彝族、羌族6个特色风貌区,分区域提出农房风貌整治与提升指引,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和田园环境品质,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 文化是四川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又一关键词。张正红认为,“传统村落是‘乡、土、人’三者紧密衔接的生命体,是古蜀文化、民族文化、乡土民俗的‘活化石’。”他介绍道,四川从主体作用、乡土建筑、文化传承三个方面精准着力,让传统村落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活起来”。比如在本周刚刚落幕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上,四川策划了“非遗+扶贫”和乡村振兴展,全面展示古镇古村落独特魅力。 为实现传统村落的永续发展,四川坚持以发展创新为导向,培育古镇村落的内生动力。张正红在演讲中提到,“乡村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四川坚持让农民参与到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中,做到保护共行、发展共谋、建设共管、成果共享,真正让农民成为古镇古村落发展的主体和发展红利的主要受益者,“只有这样,我们的古镇古村落才会有永远的守护者,才能够不断创新发展动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张正红说到。同时,四川还探索出了“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分配模式,建立了多渠道资金投入的有效机制,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川古镇古村落是巴蜀文化的精髓,是天府之国富庶之源泉,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宝贵财富。”在演讲的最后,张正红诚邀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共同深化本次论坛取得的成果,开拓古镇古村落的美好未来。 据悉,10月24日-25日,以“循古鉴今 重塑四川古镇古村落新魅力新活力”为主题的第二届四川最美古镇古村落创新发展论坛在阿坝州理县举办。本次论坛由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阿坝州人民政府、新华网共同主办。政府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四川各市州村镇代表、企业代表等20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探索古镇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