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绵阳打通城市发展“任督二脉”

2020-02-14 09:33 来源:四川日报

  近日完工的绵阳市二环路四期,将二环路西环段与绵遂高速连接,构成一个总长度为59.3公里的环线。

  2月7日上午,绵阳市民罗俊英驾车出门,从游仙区前往涪江对岸的绵阳经开区上班,以往经过中心城区绕行,在早高峰时段需要至少1小时,而随着绵阳“新一环路”的贯通,现在用时不到20分钟。同时,随着二环路全线开通,去城市西北地区的物流交易中心配货,也只需要20分钟。

  绵阳此前也有一环路,二环路西环段也于2014年建成通车,但因前者主要途经中心城区,红绿灯较多,高峰期交通不畅;后者则在北段有“缺口”,未能形成闭环,连接互通未能实现。

  为打通城市发展的“任督二脉”,2016年,绵阳市启动“重构一环、贯通二环”工程。近日,随着二环路四期和一环路北段东延线相继完工,“新一环”通车,二环路实现全线闭合。至此,绵阳城区各组团间距离被拉近,为未来5-10年城市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化解“万箭穿心”

  各组团协调互补

  2月7日下午,站在二环路游仙长明收费站外侧,眼前的二环路四期黑色沥青路面干净整洁,双向六车道分道线清晰,待与绵遂高速联通项目手续办好后将可正式通车。

  对这条真正意义的环线,城市新区组团市民期待已久。

  绵阳城区位于涪江沿岸,受河流和浅丘限制较大,尤其在城市向外拓展方面,新建组团间缺乏连接通道,常需取道中心城区,犹如分开的“五根指头”。原有一环路位于中心城区,通行速度不高,对城市组团间的联通贡献不大。2009年启动的二环路建设,先完工的是易于建设的西环段,只能算是“半环”。

  中心城区极化效应明显,集聚了更多优质医疗教育等资源,而组团居民进城则是“万箭穿心”,拥堵弱化了组团的发展能力。

  “要支撑起绵阳未来,必须要建设能承载大城市发展的骨架道路。”2016年,绵阳启动“重构一环、贯通二环”工程。

  结合利用已有道路资源,新一环路启动了3项工程——在南侧新建一环路南段,分别在南北两段向东延伸,最后与省道205线形成闭环;通过二环路四期建设,将二环路与绵遂高速连接。“这两条环线将散落的城市组团聚拢,将统筹推进二环路沿线各组团的教育、医疗、购物等配套建设,实现协调互补发展。”绵阳市住建委主任申泽说。

  啃下“硬骨头”

  实现外联互通

  从高空俯瞰绵阳的一环路和二环路,像两张拉满的弓——南北走向的绵遂高速、省道205如同弓弦,二环路西环段、一环路南北西段如同弓背。

  “重构一环、贯通二环”主要作用是连接“弓背”与“弓弦”,受施工难度影响,进度曾一度落后预期。

  从俯视图可看出,新建4个路段均为两点间截弯取直,这样通行效率更高,也带来大量桥隧施工作业。4个路段总长约13公里,隧道长度就达2.3公里;还包括3座立交桥,其中两座占地面积超过400亩。以一环路北段东延线为例,总长约2.5公里,一半里程为高架桥。“在省内市政道路中,这样的桥隧比是较高的。”绵投集团工程项目管理分公司总经理吴兵说,

  “重构一环、贯通二环”的4项工程每公里投资近4亿元,而此前完工的二环路西环段每公里投资近2亿元,除开材料、人工等价格上涨因素,其施工难度也可见一斑。

  架桥打洞的艰难都是值得的。新老一环路相比较,老路大量利用城市已有道路,蜿蜒曲折,红绿灯较多。而大量采取隧道、高架桥和立交桥,新建路段减少了红绿灯,设计时速上限达到80公里,起到城市快速通道作用。

  算上借道绵遂高速18.2公里,绵阳二环路总长度达到59.3公里,跑通全程仅需 1小时。且二环路与多条高速联通,真正实现了“外联内通”。

  重塑发展空间

  连通近10个产业园

  “重构一环、贯通二环”,不仅畅通城市交通,惠及数十万市民出行,还优化布局,重塑城市发展空间。

  二环路是一条产业路——连接绵阳高新区、进出口加工区、临港经济开发区、绵阳经开区、科创园区等近10个产业园区,将市本级所有园区衔接起来,形成一条环城经济带。

  这对产业分工合作意义巨大。以二环路周边的绵阳市川西北物流产业园为例,其辐射目标除本地外,还将周边市场纳入进来。2019年一期建成,很快就吸引近50家商户入驻。

  绵阳中心地区的涪城、游仙、安州3个市辖区和经开、高新、科创、仙海4个开发园区,是全市资源要素最集中、发展基础最好的区域。贯通后的二环路,将上述地区大部囊括在内,仅安州区、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在二环路外侧,但与二环路距离都在10分钟左右车程。

  重塑的还有发展空间。二环路内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位于此前环线“缺口”处的远郊乡镇将获得更多机遇。特别是环线贯通后将带动城东、城南约12平方公里土地有序开发建设。二环路四期都位于城市新中心——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内,二环闭合将新老两座城市中心连接更紧密,推动一大批科研、高端制造基地落户。

  主编走笔

  打通“任督二脉”

  收获的不仅是“缓堵”

  □罗敏

  拥堵弱化了新区组团的发展能力。为缓解城市拥堵,绵阳近年来做了许多工作——拓宽道路、增加下穿通道、部分路段启动单循环等。这些做法都起到了部分效果。而“缓堵”的背后,则是城市治理这个更大课题,甚至可以说是“难题”。

  事实上,治理拥堵只是绵阳“重构一环、贯通二环”衍生效果之一。其真正意义在于打通了城区的“任督二脉”,让以往单向或滞塞的道路循环体系实现互联互通。

  绵阳中心城区各种优质资源集聚,极化效应明显,从中心城区向新区组团输送要素,刺激推动新区组团经济发展,既是当下绵阳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对交通、生态承载力等领域面临的挑战。只有道路畅通,中心城区的优质资源,才能沿着环线在新区组团进行配置,产业才能沿物流、信息流、人才流在环城经济带进行优化组合。

  如果将两条环线比作“硬件”收获,“软件”收获则是新理念和干部队伍。

  面对大量城建项目工作,绵阳启用新的工作理念。2016年绵阳启动城建攻坚行动后,提上日程的不仅有“重构一环、贯通二环”,还包括大量其他项目,其中既有缓堵畅交通项目,也包括旧城改造、环保绿化等项目。项目类型多,项目业主多,行业部门多。往常可集中某部门力量专攻一项工程,但在众多项目任务前,模式不再适用。

  主管部门不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只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等职能,而业主单位主攻建设,属地政府负责协调拆迁推进等。相关工作队伍也得到了锻炼。倒排工期、明确负责人、联席会议等做法也成为项目制的“必选项”。由此,绵阳各部门通力配合、协调联动,最终形成建设合力。不仅保障了“重构一环、贯通二环”顺利推进,也为未来相关项目建设做好了准备,成为城市建设的宝贵财富。(祖明远)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