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抓劳务输出,内抓就近就地就业,公益性岗位兜底大龄、残疾和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劳动力……记者从4月10日召开的全省就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获悉,我省将在劳务输出、就近就地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七个方面继续加劲,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劳务输出上再加力。我省将继续依托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对口援助和省内结对帮扶机制,主动对接东部省份、省内发达地区,做实做细“就业需求”“岗位供给”,促进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与用工企业供需精准对接、人岗有效匹配。 就近就地就业上再加劲。通过落实就业扶贫各项奖补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园区企业、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基地)等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协调水电、交通、住建等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拿出一定岗位比例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城乡劳动者到贫困地区创业兴业,培育一批具有创富和带贫能力的本土人才。切实加强搬迁群众后续就业帮扶,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上更规范。将合理开发一批全职和临时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无法外出、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加强公益性岗位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安置退出、日常管理和合理确定补贴标准等工作。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大龄、残疾和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劳动力。 就业服务上再优化。“四川e就业”、四川公共招聘网等网络平台,将向贫困劳动力筛选推送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对不具备线上求职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组织参加视频面试,有序恢复线下服务,千方百计将岗位推送到乡村、把服务延伸到基层。(记者 刘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