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阿坝儿女奔康路,宽了!

2020-05-23 16:02 来源:四川日报

  水泥硬化路修到了牧民家门口。李刚摄(资料图片)

  5月22日一早,在海拔3200多米的阿坝州壤塘县岗木达乡达日村,村民白洛一起床,就爬到新建的藏式民房房顶挂上了一面国旗。“生活越过越好了。”过去,白洛一家以放牧和挖药材为生,勉强糊口。如今,依靠国家扶贫好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帮扶,村里建起了中药材基地,白洛也实现了就近就业,家庭年收入达1.3万元,摆脱了贫困。她说,挂上国旗,是想对着国旗说上几句感谢的心里话。

  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援藏干部,不只是白洛家,走进阿坝,房顶上挂着的国旗随处可见。今年2月,阿坝州13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阿坝州94万各族群众感恩奋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脱贫奔康精气神。

  在援藏干部的帮助下,阿坝州的牦牛奶粉卖到大城市。四川日报记者衡昌辉摄(资料图片)

  越来越足的精气神

  将感恩之情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走进阿坝州理县上孟乡塔斯村,家家户户门前鲜花盛开,院子干净整洁。村民三郎夺尔基在屋外做着木活,老伴则在房间里收拾屋子,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平静和美。

  此前,塔斯村共有28户贫困户,贫困人口多,矛盾也多。2017年,6位在村里颇有威望的村民组成“评判团”,三郎夺尔基被推举为副团长,每月走家串户,上门讲政策、拉家常、检查卫生,帮乡亲们解决纠纷等。同时,为激发干部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理县专门设立软实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文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人才强县提升、科技进步提升、公民素质提升五大工程,提升当地的环境、群众精神面貌等。

  在大家努力下,塔斯村变了样。门前乱堆的柴垛变成了美丽的鲜花,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排,村民身上的衣服也变得整洁干净。前来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纷纷开起民宿、当起导游,收入增加了,28户贫困户也顺利脱了贫。

  物质富裕了,精神也要富足。三郎夺尔基告诉记者,最近村里正在开展“洁美家园,人人参与”评选活动,每月考核评优;乡上也在开展旅游服务的相关培训,“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越来越有精气神了。”

  阿坝州若尔盖县降扎乡求吉村村民扎拉达吉也曾是贫困户。2017年,随着村里游客越来越多,不甘贫困的扎拉达吉借助产业扶持资金开了一家川菜馆,在他的用心经营下,生意越来越红火,每月纯收入增加1500元。

  行走在阿坝,总能见到像扎拉达吉这样靠勤劳双手走上致富路的藏羌儿女。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印证着他们像大山一样坚毅的性格。

  有付出必有回报。如今,10.34万名阿坝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625元增长到2019年的8503元,年均增幅达34.2%。

  感恩之情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3月24日,阿坝州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频会议,吹响奋斗号角。

  “虽然阿坝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但细致研判、客观评估,影响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存在。”阿坝州委书记刘坪介绍,接下来,阿坝将深入实施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全年固定资产增长10%以上;认真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抓紧谋划更多强弱项、补短板建设项目,切实增强投资后劲;紧扣“三地共建、五业同优”,坚定不移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坚持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经济发展先导性工程,着力打造“九个大”旅游品牌体系,不断提高旅游供给质量。

  不断叠加的关爱

  将帮扶之力转化为当地发展的新动能

  今年3月,阿坝州黑水县麻窝乡别窝村村民阿斯达坐上了飞往浙江的免费航班,“准备到浙江海宁一家公司务工,每月约有4000元工资。”对于未来,阿斯达满怀希望。

  虽相隔千里,但对阿坝来说,浙江并不陌生。2012年以来,浙江省温州等5市对口帮扶支援阿坝州13县(市),成了阿坝人最熟悉的“亲人”。去“亲人”那儿寻找就业机会,是很多阿坝人奔康圆梦的选择之一。

  为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阿坝州各县(市)制定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在住宿、交通等方面给予补助,鼓励动员贫困劳动力走出阿坝、走进浙江。

  例如,松潘县实施“户户有就业”计划,今年初,松潘携手浙江台州的黄岩区、临海市开展“净土阿坝-松潘县‘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东西部协作专场)”,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我们组织专车、包机共3批次,输送209人(包括贫困劳动力59人)到浙江就业,并按贫困户前3个月给予1000元/人、非贫困户一次性给予1000元/人的标准发放稳岗补贴,确保到浙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安心工作。”松潘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建军说。

  阿坝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克宁认为,帮扶是一种理念的推动:一方面要依靠东部的财力物力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来拉动西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要利用东部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来提升西部的经济发展质量。

  2016年至2019年,浙江省5市共计投入帮扶项目资金19.53亿元,累计实施项目661个。2018年以来带动九寨沟、马尔康、若尔盖、小金4个县(市)增加财政收入2600余万元,带动2.9万余名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2018年,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投资计划处副主任科员赵煜民到阿坝州挂职,来到壤塘县吾依乡吾依村后,他给自己取了个藏族名字,从此村民都记住了这位名叫“尕灯”的汉族书记。“尕灯”的意思是“好日子”。这名字,是阿坝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像赵煜民一样的挂职干部内心深处最真切的期望。

  成都大邑、崇州、邛崃等省内对口帮扶单位,深入推动“带”与“帮”。近5年内,大邑县在松潘累计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六大类60个项目。

  不断叠加的关爱,让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向阿坝汇聚,为当地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能。

  无限延伸的道路

  将一条条路变成产业路脱贫路致富路

  阿坝州马尔康市党坝乡格尔威村,平均海拔3050米,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宛如飘逸的哈达在山间环绕,把全村52户村民揽入怀中。村道、乡道、县道、国道,层层相接,将格尔威村与外面的世界相连。

  路通了,52户村民喝上了“放心水”,用起了“小康电”。在省统计局干部的帮扶下,当地还在海拔3000多米的坡地上建起了100多亩的花椒种植基地。

  “再也不用肩挑背扛,走路下山卖羊了。”78岁的班玛老人对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连连点赞,得益于这条水泥路,老人去年卖了近200只羊,赚了7万多元。

  路,成了阿坝发展变化最明显的观察视角。

  交通落后,一度是制约阿坝州发展的最大“瓶颈”。面对现实难题,阿坝州以深化交通大会战为抓手,推动交通强州战略全面实施。

  外有助力。自2009年起,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阿坝州小金、黑水、壤塘3县。10年间,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16.4亿元,帮助3个县实现道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畅”的巨大转变,不仅深刻改变了贫困地区面貌,也有力推动了区域交流、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和谐稳定。如今,壤塘、黑水、小金3个定点帮扶县均有两条以上三级公路通道对外连接,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交通+”特色帮扶模式,为当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等奠定坚实基础。

  内有动力。聚力脱贫攻坚,阿坝州交通运输事业也迎来发展黄金期。2014年8月28日,阿坝州第二个旅游支线机场——红原机场正式通航。2019年5月17日,汶马高速公路已建成的105公里路段试通车,马尔康市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路,也拉近了阿坝州与现代文明的距离。路好了,壤塘的牦牛通过“西牛东送”工程,卖到了浙江温州乐清市,带动569名贫困人口增收。2019年,“西牛东送”工程共拉运牦牛2500多头,实现产值2067万元。今年预计将调运牦牛4000到5000头。

  一条条路,成了产业路、脱贫路、致富路。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2019年至2021年,阿坝州分三年推进交通大会战,启动实施项目64个,总投资将达2525亿元。

  更加长远的蓝图也已绘就。到2021年,阿坝州将力争开工建设汶彭高速、马尔康至康定高速等项目,基本形成川甘青三省接合部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到2035年,阿坝州力争实现“县县通高速”,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乡镇通国省道”。

  天堑变通途,玉带舞山间。就让雪山见证,这一段高原天路奇迹,这一曲脱贫攻坚颂歌!(记者 程文雯 徐中成 雷倢)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