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鏉忔灄闀  莲花寺  龙扬镇

一方梨木刻春秋

2021-03-01 17:00  发布:中乡网  责任编辑:晓东

凤翔木版年画色彩对比强烈,保留了古版年画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本报记者 赵晨摄


邰伟伟正在制作木版年画。记者 段承甫摄

邰伟伟的木版年画作品《执锏秦琼》。记者 段承甫摄

年画,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幸福祥和的美好祈盼。

在历史厚重的关中大地,流传着“有鱼有肉不算年,贴上年画才是年”的民间俗语。在不少老凤翔人的记忆中,迎接新年,不仅有火红的灯笼、对联和“震天响”的爆竹,还少不了祖祖辈辈钟爱的年画。每逢大年三十,老百姓都会请一对惩恶扬善的“门神”来看家护宅,贴几张浓墨重彩的年画增添喜气,以此破旧立新,迎祥纳福,祈求来年家宅和顺,平安吉祥。

2月6日,伴着浓浓年味,记者走进宝鸡市凤翔区田家庄镇南小里村,38岁的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人邰伟伟正伏在院落的方桌上,手持刻刀,手法利落地在梨木上刻版。随着手臂、手腕的配合移动,一起一落间,一道滑顺的线条就留在了淡黄的梨木上。

在“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凤翔,木版年画不仅是年节的点缀,更是凤翔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凤祥人沉甸甸的记忆。在流动着艺术的地方,必然有在岁月中默默坚守的“守艺人”。

溯源,浓墨重彩绘春秋

宝鸡凤翔是周秦发祥之地,因“凤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也让凤翔成为我国民间文化的荟萃之地。2006年,凤翔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国际上,它更是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

“年画,就是以前的‘门神画’。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据考证,北宋时期就已出现单色印画,明代便有了套色印画。清代凤翔木版年画产量巨大,各类年画、谷雨画能达200多万张,远销甘肃、宁夏、青海等地。” 放下手中刻刀,邰伟伟向记者讲述起凤翔木版年画的辉煌历史。

作为我国著名的木版年画之一,凤翔木版年画一直以来以家族传承为主。据《凤翔县志》记载,明正德二年,凤翔南小里村邰氏家族中有8户人家从事木版年画,民国年间最为兴盛,当时村里的画局和家庭作坊达100多家,“世兴画局”“中兴画局”“新盛画局”等均具规模,年销量更是高达600余万张。

邰伟伟是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人,他的精湛技艺传承自父亲邰江平。在工作室里,邰伟伟向记者展示了他复刻、创作的各类凤翔木版年画。

“按照题材,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祭祀画、谷雨画、春牛图、戏文画、吉祥画、风俗画等,共有400余种。”邰伟伟介绍说,“邰氏年画风格独特,色彩对比强烈,造型饱满夸张,保留了古版年画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以八大门神最为典型,突出大红大绿的大块颜色,人物头部占全身比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一幅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作,充分显现出我国关中农村的民俗风情和浓郁的民间美术特色。这一独特的风格,继承自关中地区积淀下来的秦、汉石刻,唐、宋壁画,明、清戏曲等艺术中凝重、端庄、大方的艺术手法,极富地方特色和原生态意味。从记录百姓生活片段的年画中,能窥见我国西北地区民俗风情、文化教育、社会变迁以及历史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

守艺,板凳甘坐十年冷

一把刻刀,一方梨木,从清晨到夜半时分,幼年时的邰伟伟经常见到父亲邰江平伏案雕斫。从父辈手中接过刻刀,邰伟伟也开始了他朴素的求索之路。

邰江平热爱木版年画,自幼跟随祖父学艺,坚持作画50多年。他的作品继承了“世兴画局”清丽典雅的风格,丰满传神,艳而不俗。1983年,邰江平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了凤翔木版年画展览,此后又多次参加省内外年画大展并获奖。

靠年画谋求生计之余,邰江平还花费了大量精力进行木版年画的抢救工作。1981年,邰江平和村里的其他13名艺人共同加入凤怡年画研究会,想方设法进行古版的恢复制作。他们广泛收集古版,结合已存资料,对损毁的古版重新刻制。1984年底,他们共复刻了“世兴画局”古版样300余套。几十年间,邰江平甘坐冷板凳,坚守在寂寞清苦的年画制作室,直至2011年因病卧床,无法再制作年画。

“80后”邰伟伟,在制作木版年画的浓厚氛围里成长。“我从6岁时帮家里打下手,跟着父亲学画年画,9岁开始学印年画,14岁开始独立雕版、刻版。”邰伟伟说,“2011年,父亲病倒后,我便决定放弃在深圳的工作,从父亲手中接过这门传统手艺。我决不能让这个非遗瑰宝在我手里丢掉!”

“重拾年画制作,不仅意味着要拾起这门手艺,更重要的是必须沉得下心。看着父亲留下的门画、十美画、风俗画等版子,那是真美,这其中的门道也很深,渐渐地,我也着了迷。”邰伟伟说。

凤翔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复杂。一幅木版年画,需要先将梨木制成版,再经画稿起样、刻版、套版印刷等多个步骤,才得以成画。一幅作品中,有几个颜色就得刻制几块画版,制作流程多、周期长。

“整套复杂的流程,每个环节都很讲究。以最初的选材拼版为例,挑选梨木是因为它纹理极细腻,硬度适中,吸水性好,印出的画更具质感。选好材料再根据创作的需要把木板截取或拼接成合适的尺寸。”邰伟伟介绍道。

一幅木版年画,从开始画稿、刻版到印制完成,整个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稳得住性子,耐得住寂寞,才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传承,守正创新活水来

经历了年销百万幅的辉煌,20世纪末,凤翔木版年画的市场逐渐变得冷清。由于纯手工制作成本大、周期长、无法规模生产,加之传统木门几乎消失,价格低廉、产量巨大的胶印年画严重冲击着传统年画的消费市场,凤翔木版年画的销量急剧下降,消费者多是用于教学和收藏的小众群体。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凤翔木版年画该如何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对此,邰伟伟也有自己的思考:非遗要传承创新,就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仅依靠传统的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只会让传播面更加狭窄,严重限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导致社会认知度严重不足。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与教育机构合作编著专业教材、开设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在传承中创新,必须进一步延伸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传统文化与大众生活紧密结合,用专业的人文素养贴切地反映当下群众生活。”邰伟伟说。

2013年,邰伟伟开始收徒,开设凤翔木版年画培训班,自主经营、自主创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截至目前,邰伟伟已经培训了7期300多名学员,大部分学员已经掌握了木版年画的制作要领和要求。数十所大、中、小学的学生走进凤翔木版年画传习所培训学习,越来越多的目光逐渐注意到这一文化瑰宝。

在扩大传播面的同时,为了让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新光彩,邰伟伟也在创作内容、创作笔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以这幅《秦俑图》为例,图中的人物形象是参照秦代士兵的造型制作的。士兵头巾上的图案,借鉴了青铜器、陶器等文物上的纹饰,把不同的特色元素融合到了一件作品里。”邰伟伟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与传播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有挑战也有机遇。在时代的浪潮中,“80后”传承人邰伟伟带着父辈传统木版年画的根基,开散出开拓创新的枝叶,让凤翔木版年画这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历久弥新。

“握着传承的接力棒,就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我相信属于凤翔木版年画的热闹,一定会再次来临。”邰伟伟说。

记者手记

让沉睡的非遗“活”起来

段承甫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为富有浓厚年味的非遗项目,凤翔木版年画根植于关中民间,蕴含着传统农耕文明的缩影与百姓朴素的理想寄托。在20世纪末,木版年画的恢复着重于“抢救”,而当前,这门古老艺术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更好地传承。

传统是根,创新是叶。让逐渐被遗忘的非遗“活”起来,传承人要做好“活态”传承,根据时代特点和要求,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做好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活”下来、传下去。

酒香也怕巷子深,传统非遗做得好还要会“吆喝”。当前,移动互联网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渠道,传统非遗也能从田间地头走上互联网,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凤翔木版年画作为风格独特的视觉符号,还可以巧妙地与影视作品、游戏漫画、文创产品等载体有机结合,让印刻在纸张上的年画“活”起来。

让沉睡的非遗“活”起来,更需要人才保障。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非遗文化的传播面较为狭窄。让传统非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还需打破传统,设立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编著专业教材、开设专业课程,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让古老的手艺在更多人手中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 段承甫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