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建设“美丽乡村”要奏好“三部曲”

2015-01-30 11:03 铜陵文明网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河北要绿色崛起,首先农村要绿色崛起。”从2013年5月起启动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给燕赵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近两年来,一批环境整洁、设施配套、风情凸显、产业富民的新农村呈现在世人面前。农民生活品质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了,记得住乡愁了,河北蹚出了一条综合整治、配套改造、整体提升、科学推进的特色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1月29日《人民日报》) 
 传统的农村,就是落后的代名词。城里人去农村,往往是因为要去呼吸新鲜的空气,或者是带着任务下乡,但骨子里是不愿意“接地气的”。但时代列车不仅把农村载向了富裕之路,还有接近“美丽”的天国。城里愿意到农村来,“农家乐”,还有朴素的民间习俗,“美丽乡村”正在被不断理想和塑造,人、才、物也源源不断地下乡上山,于是一曲全民期待的“美丽乡村”建设之曲正旋律高奏。 
 奔得了小康,此一奏为“富”。这是“美丽乡村”的基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此言不虚。一提到美丽乡村,华西村总也绕不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太富有。早已超越了小康的标准,村民正在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不管是从穿着打扮,还是精神面貌,富裕起来的农村人早已不是初到城市陈奂生,自信、独立、坚强,能够做到如此从容,还不是因为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丰富了,关于贫穷都成了尘封在文字资料里的数据。“富”是曲子的前奏,无它,则乡村还将走在深渊里,有它则曲如黄河之水天上流泻。 
  守着住传统,此一奏为“根”。这是“美丽乡村”的定心丸,乡村之美,除了环境卫生这些表面光鲜的东西,还在于修内心,而乡土传统正是农村最值得人们说道的事情。说起“富”,自然不敢与城市争宠,而说起“淳朴”,却是敢争上一争,而且是农村之美的关键所在。一个村落,为什么会与众不同,正是这些千百年的历史传承和延续,把本来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类聚散地变得各具特色,这是乡村的“魂灵”所在,丢了传统,则乡土无所依靠,有它守候,则乡土遇难成祥。 
 留得住乡愁,此一奏为“情”。这是“美丽乡村”的归结点,为什么一提起乡愁,我们总爱拿农村说事儿。最关键一点原因就是,乡村是人类生命的起源地,而乡愁则是流浪者的心灵寄托,也是情感的最终归宿。一个地方美不美,不是看山水,而是看其是否担得起精神寄托的圣地。外出游子不管是功成名就,还是颠沛落魄,总能坚持下来,而且有一份“荣归”之心牵绊一生,都是乡愁惹的“祸”。它让人们的情感腺条充满泪点,稍微触碰,全是家的味道,想起家乡,怎能不美? 
 苏子曰“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建设乡村正如作画,奏好三部曲,何愁乡村不美?(子詹)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