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一言以蔽之,改革之“全”之“深”,前所未有。另一方面,深化改革又是前无古人的创新实践和伟大事业,既没有现成的改革经验,也没有成功的改革先例,一切都要依靠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探索和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探索实行官邸制、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等等。在谈到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时更明确指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 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所处的这个时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是毋庸讳言,我国发展进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了各地在深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不同。相对于“有条件的地方”,还有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许多改革的攻坚问题在全国也首先遇到。与此同时,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熟度,也使广东在某些方面具备了攻坚的条件。就是以广东本身而言,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这“两大战略”,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化。因此,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化改革的差别化探索,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用辩证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科学原理。而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实践,底线是必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尤其必须明确,全面深化改革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问题中推进改革,以改革的办法促进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的差别化探索实践,越要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地造福群众。要最大限度调动地方、基层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差别化探索,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转型升级的要求越来越紧迫。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必须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基层改革创新,进行差别化探索,一头连着广大基层干部,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差别化探索要加强政策配套,形成鼓励基层改革创新的合力,针对基层工作特点和难点,推动职能下沉、人员力量下沉,建立与基层改革实际需要相匹配的权责体系,从而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体制机制等改革约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 我国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这里也包含着差别化探索。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广东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差别化探索在其中获得充分印证。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广东省委的报告,正式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走一步”。广东不辱使命、敢为人先,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探索实践,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广东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殷切期望,必须在牢记使命的同时,继续拿出当年的无畏勇气和冲天干劲,大力推进差别化探索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在落实中央改革任务上取得突破,在推动重点领域改革上取得突破,在强化基层改革探索上取得突破。在此基础上,推动广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当好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南方日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