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现在去香港买保险 请慎重!

2016-10-15 23:42 搜狐财经

    十一黄金周刚过,对关心钱的人来说,度假的舒适劲儿估计都被两盆冷水浇灭了:一个是楼市限购政策,一个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触及六年最低。炒房无望,手里的人民币还贬值了,钱该怎么办?于是,去香港买保险的热度又蹭蹭滴上来了。其实从去年开始,香港保险的热度已经有点像一线城市买房子、上海人买车牌这种程度了。

  香港保险为啥火?啥值得买

  香港保险为啥火?宣传的点主要有保障内容多,保费便宜啊,收益高啊,避税啊……

  最受内地客户喜欢的香港保险产品主要有两个类型:终身型的重大疾病保险和储蓄型的终身分红险。作为基础配置产品,重大疾病险颇受欢迎,而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储蓄型产品则更受欢迎。

  先来说说重疾险,香港卖的最好的一款重疾险保障范围达105种疾病(75种疾病,是52种重疾,17种轻症,加了6种终末期的疾病;增强版多了30种轻症,凑起来是105种)。跟内地所有保险公司的重疾险看着都是一副“扑克脸”、一个水桶腰比起来,香港保险的保障的疾病更多。而且,保费还比较便宜,“演示”的分红或者收益还非常高(关于这部分,小编有话说,往后看)。

  再来说说储蓄型产品,保险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海外储蓄型保险之所以受到高净值客户青睐,一部分原因是其起到了家族信托的作用。该人士表示,除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楼市泡沫、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等现状进行资产保值外,香港保险还可以避债和避税。在内地的法律框架下,购买保险后,如若发生企业破产、债务清算等问题,手中保单都依然有效。此外,香港自2006年后不需要征收遗产税,这使得其成为一个避税港,而遗产税一直是高净值客户想要规避的问题。

  香港保险多么好,这些“反调儿”你得听听

  中国保监会几个月前发布了《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提醒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等风险。

  1、汇率风险

  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单,赔款、保险金给付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结算,消费者需自行承担外币汇兑风险。港币紧盯美元,简单说就是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的变化,会让你的美元资产一会儿升值一会儿贬值。赶上人民币处于上升通道的话,那你的汇率损失可能远超投资收益。当然,如果像现在这样,人民币在贬值,那你就赚到了两重收益。

  但是,作为高净值人群,海外投资、拥有美元资产是开放环境下,资产多元化配置的必然趋势,要的就是“鸡蛋不在一个篮子里”的分散,所以如果出于这方面考虑,就不用操心啦。

  2、外汇政策风险

  内地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此外,如以期交保费方式购买长期寿险保单,也可能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简单来说,就是你手里的人民币可能汇不出去,收到的外币分红和赔款也可能回不来。

  3、保单收益不确定风险

  关于保单收益,没人能预知未来,除非保险公司能给你“保证收益”,否则,只看演示利率和画大饼没啥区别。大陆的保险演示利率分高中低档,以前保险公司自己定高档利率,被忽悠的人多了,保监会就出了规定,最高不能超过6%。而香港,规定保险演示利率不能超过9%,9%以下保险公司随便画,所以很多公司的演示利率都用的是8%、9%。别小看这两三个百分点,复利的力量大家知道吧,几十年后,看着差别可大了。

  所以,香港保险的高收益可能只是看着很美,你的实际收益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好消息是,香港监管机构今年开始要求他们的保险公司必须要每年公布实际利率是多少。演示这么多,最后到底客户拿到手里是多少,咱们走着瞧,这个和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关系非常大。

  4、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

  所谓保单的现金价值就是中途退保时,保险公司能把你交的保费退回给你多少。

  有个朋友,买了香港保险,回来找了个保险公司的朋友一算,觉得不划算想退保。一看现金价值傻眼了,他交的保费每年是3652美金,在第一年第二年的时候如果退保现金价值其实是零,一分钱都拿不回来。如果在第五年退保,交了14000多美金,那么他能拿到手的是800块钱,连零头也不到。即使到十年他交了54750块钱,那么他退保实际上他能拿到的只有16400多块钱。香港保险就是让你很难有机会去终止这个合同,如果要终止的话就会承受很大的损失。所以香港保险想退保得“割肉”,很多情况下只能选择“长相厮守”。

  还有几个最现实的问题,你要考虑好

  1、保障范围和疾病数量其实不成正比

  前面说了,香港保险的“巨无霸”可以做到保105种疾病,从数量上和内地保险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但一位精算师表示,从重大疾病理赔角度来说,癌症的理赔率占60%,中国保监会规定的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必须保障的25种核心疾病的理赔率可以占到95%-98%。因此,香港保险外延的扩展并不会带来同比例的理赔概率。作为一个金融的消费者来说保障的疾病并不是越多就是越好,其实是看风险的。当然在这里也要反过来说,多了就不好吗?2%的概率如果我摊上了那就是100%呀。那就要看性价比啦,要看整体的保费,你多出来这些疾病占整体保费的多少,如果这个比例占的很大就不划算了。

  2、理赔可能很艰辛 你造吗?

  首先,香港医疗险,一方面出险后的理赔手续较繁琐,另一方面涉及两地对医疗诊断、凭证的互认。大陆居民购买香港保险,若选择在大陆就医,只有就医于香港保险公司指定的医院才能获赔。若在此范围外就医,那就得自费。由于境内外医疗判断标准存在差异,因此可能出现赔付困难。香港的医疗保险中区分普通病房,私家病房,半私家病房,且以物理治疗偏多,而国内主要是以药费为主的治疗,分社保用药和非社保用药。

  其次,香港和大陆保险在“不可抗辩”条款上也有极大的差异。之前有报道,香港保险以不如实告知为由拒赔了一位福建客户100万。所谓不可抗辩条款,最初是为了保护投保人利益,让保险公司不能随便使用拒赔权的,即过了多少年,即便投保人没对自己的健康情况做全面说明,保险公司也不能拒赔。比如大陆保险公司的规定是“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而且大陆的不可抗辩条款对主险和附加险都适用。但是香港则加了一句“如果并无欺诈成份”的限制,这句太狠了,这个口子一开,保险公司几乎被授予了无限制的拒赔权。而且,香港的附加险还压根不受这个限制哦。

  第三,诉讼成本高昂。如果理赔有纠纷,那么香港保险就没有那么方便。也许你觉得香港法治更健全,应该比内地好处理纠纷,但是要知道在香港打官司就得请香港律师,而且本人也得亲自赴港处理,这么高得金钱和精力上的成本你能承受吗?

  3、投保成本高过内地

  首先,香港保险有些是要求体检的,体检项目也比内地多,而且某些体检项目在很多医院都无法做,要么去香港体检,要么就去内地昂贵医院吧。比如,如果体检项目中要让你查尿液中尼古丁的含量(即是否吸烟),去私立医院检查该项就花了3千多,最后香港保险公司还不给报销。如果在大陆,你投保是可以享受免费体检的。

  另外,如果在香港开立账户,要激活银行卡,往卡里存钱,或者刷卡付费,现金缴费,现在都受到严格的外汇限制。操作起来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最后,提醒一下买香港保险一定要去香港。不要相信黑机构销售的什么“在内地出售的香港保险”。香港保险业监理处规定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必须保存有准确无误的出入境记录,证明该保单是在香港本地承保,如果是在内地销售的所谓“香港保险”一律无效!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