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的艰辛也需关注
2016-12-06 09:28 三晋都市报(太原)
乡镇干部违法违纪案例经常见诸报端,导致有些人片面认为“乡镇干部视民为草”,把基层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到乡镇干部身上。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础的行政机构和农村基层政权,承载着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乡镇一级政权要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交通、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乡镇工作包罗万象,党的农村政策和方针,上级政府的农村工作安排和部署,最终都要乡镇干部去落实、去完成、去实现。乡镇作为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群众,群众有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乡镇一级政府。因此,完成上级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应对上级部门的各种检查验收和接待群众的各种来访以及深入村庄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也是乡镇干部的主要工作任务;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农业生产、安全生产、危房改造、一事一议、处突维稳,党建示范、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也是乡镇需要履行的职责;乡镇干部生活清苦、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尤其是贫困地区,区域分布较宽,人口居住分散,下乡到村有时一呆就是两三天;他们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然而,他们的这些工作往往因为大家看不见被忽视。
很显然,在我国行政体制中,乡镇一级干部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他们直接担负着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的使命。在他们的辖区,大到全镇(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到村民邻里纠纷等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得管,他们不能正常享受星期天、节假日,他们的艰辛默默无闻。这里就乡镇干部的艰辛和默默无闻列举二三,2014年11月的一天,在临县三交镇遇见过这样的场景:笔者当时负责三晋都市报吕梁记者站的工作,一个周末晚饭后从离石出发回家看望居住在临县农村的父母,路过三交镇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因父母的户口本在镇政府,于是笔者就前往镇政府去取。到达镇政府后看到三楼会议室还亮着灯,于是推开会议室的门,却看到镇党委书记、镇长、副镇长及派出所所长与几位村民共十余人还在座谈,调解处理一桩村民纠纷问题;2015年秋,也是在临县三交镇,笔者一早从村里到离石,到三交镇时还不到7时,见镇党委书记贺向亮正在垃圾站点安排垃圾清运工作,而且是一站一站的步行检查安排;2014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离石区西属巴街道办事处近20名工作人员清扫完街道办事处院子里的积雪后,继续清理外面马路上的积雪。这三个事例只是农村乡镇干部工作中的点滴而已,但是,正是他们通过点滴的、微不足道的付出支撑着农村基础建设。
现实中,乡镇干部工作辛苦往往得不到一些群众的理解和信任。这里我们需要分析,这是为什么?毋庸置疑,的确有个别乡镇干部工作粗暴、方式简单,甚至于吃拿卡要、刁难群众,这是原因之一;其次,多年来我们对乡镇干部的正能量事迹关注不够;其三,由于乡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身兼数职,不仅要管理辖区内的交通安全、民事纠纷,还要发展公益事业和地方经济,工作中难免有疏漏,这也直接导致部分群众的不理解。
那么,如何使群众改变对乡镇干部的误解?如何让乡镇干部的艰辛得到社会关注?笔者认为,首先应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报道为主,多寻找、多宣传乡镇干部的典型模范事迹,多展示他们日常工作的繁琐和艰辛。比如乡镇干部成功调解民事纠纷、组织村委会和群众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领群众发展种养殖业并使群众获得了效益。把乡镇干部实实在在的付出用群众最朴素、最真实、不添加修饰成分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广大群众和社会更加理解和支持。
当然,上级部门还要把对乡镇干部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并贯穿到思想教育、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等各个环节中,从而提升他们的法制意识、政治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基层干部有信心、恒心、耐心,满腔热忱、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