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用来住的”,这是中央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其实,在广大农村,“房子是用来住的”这一理念也应该得到强化和彰显。
在目前广大农村,通过外出务工、经商,农民一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建房。你三层,他四层,我五层;你花50万,他花100万,我花150万。一幢比一幢漂亮,一幢比一幢气派。这些宽敞漂亮的房子,平时主人只是过年过节时回来住几天,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是空的或只有老人小孩等留守人员住。很显然,建这些房子的主要目的与功能不是用来住,而是用来显摆,是起给别人看的。
为什么要起给别人看?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农民将面子与名气看得很重。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大家在钱袋子慢慢鼓起来后,攀比之风日益盛行起来。你家有没有钱,你家混得怎么样,首先从你家的楼房来打分、来划等次。
你家儿子要娶老婆,首先得有一幢楼房,有几个儿子就得起几层。现在在农村,如果家里没有一幢像样的楼房,娶媳妇就没那么容易了。有一位农民对此感触很深,他一家子在广西桂林做塑料批发生意20多年了,一直没在老家建楼房,还是一栋老土砖房。二十出头的儿子开始找对象了,左看右选没有找到条件好的与合适的。前年花100多万在老家建了一栋别墅后,春节回家过年那几天给儿子做媒的媒婆差点将门槛都踏破了,介绍的对象不管是家庭条件还是自身素质都比之前高了好几个档次。“一栋楼房要征服好多人啊!”这位农民朋友大发感慨地说。
由此可见,目前农村建楼房,不只是用来住,还跟面子、形象及儿子娶老婆等有形无形的大事息息相关,甚至后者的功能远远超出了前者。这跟农村攀比、讲排场等社会风气有密切联系。这一社会风气亟待扭转。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婚嫁观念。农村女陔子找对象,相对于楼房,男方的人品、能力更重要。毕竟,找对象嫁人,是跟人过一辈子,不是跟楼房过一辈子。换句话说,楼房是死的,男人是活的。
其次,父母要改变思想观念。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不要包办一切。正如一句话讲得好:儿孙有能力,留房做什么?儿孙无能力,留房做什么?要让自己的下一代勇敢地去闯去飞去磨练,不要将宝贵的资金框死在一栋栋楼房上,而要将这些钱财支持小孩读书、创业等方面,这样才能钱生钱,“将钱作米煮”,才是最佳投资。
第三,走自己的路,少攀比少讲排场。日子过得好不好,自己感同身受,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要为了虚名薄利,死要面子活受罪。钱不够,借钱也要建楼房,将自己一辈子都套牢。即使在外面发了大财,钱多得花不完,也不要左一幢右一幢在房子上折腾,够住就行。多余的钱,可以捐资将家乡的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改善,可以资助村上困难家庭,多行善事多做好事,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总比起几幛楼房更有意义些。在给房子减负的同时,给自己的人品与情操加码。
农村要发展,靠高楼大厦撑不起,还得靠人,靠有担当、有志向的新时期的新农民。(湘潭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