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数字化背景下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架构,是推进“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基层落地的重要载体,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自工作启动以来,海盐县以“打造中国乡镇治理现代化的海盐样板”为目标,创新运用综合指挥、属地管理、运行机制、全科网格等四大基石,推进“四个平台”的高效运转,为全面建成“三优海盐”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改革进行时】 “四个平台”建设在海盐落地生根 近日,明珠村网格员在消防检查中发现,辖区内某服装厂将办公楼三楼租给某艺术幼儿园,而二楼租给了某家具店当仓库,随意堆放着大量易燃品,存在严重消防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势必危及三楼幼儿园的安全。该幼儿园在未通过消防验收的情况下擅自开始经营,使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网格员立即通过手机APP上报武原街道综合指挥平台,值班员看到信息后迅速流转给县级综合指挥中心。随后,县消防大队联合县教育局、武原街道赶赴现场调查处理。经过多次上门检查并分别约谈三家单位的负责人,相关部门提出了整改意见。目前,该幼儿园已被关停,家具店仓库则被责令整改。 在这起事件的处理中,网格员和综合指挥平台在信息收集和流转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海盐将各条线基层网络整合成全科网格。目前,全县共划分网格513个,全科网格员1578名,他们如同一张服务大网及时发现、处置群众身边事。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上报有效信息30000余条,有效提升了海盐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如果说网格员是“神经末梢”,那么综合指挥平台就是“大脑”。海盐高标准建设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平台,发挥“综合指挥”在“四个平台”中“大脑”的作用。目前,全县109个职能站办、121个村(社区)均开通了信息系统连通电脑终端,县综治委设立了县级综合信息指挥平台,形成了县镇联动、功能集成、反应灵敏、扁平高效的运行体系。 “四个平台”建设成效最显著的是提高了办事效率。7月31日,通北村网格员在走访时发现东6组某塑料制品厂存在违章建筑,且其生产过程污染环境。网格员上报信息后,通元综合信息指挥室立即将问题交办至通元环保所,并明确镇执法中队、派出所及村委会配合协办。当天,四家单位迅速前往现场勘查,开展联合执法,责令其停产整治。 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是按照权责清晰、功能集成、扁平一体、运行高效的原则,将镇(街道)各机构和部门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日常管理服务事务进行统筹,通过完善相关机制,整合工作力量,构建综治工作、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工作平台。 为有效发挥“四个平台”作用,海盐抓住“派驻机构及人员属地管理”这个牛鼻子,实现派驻机构及人员力量下沉、管理下沉、待遇下沉、考核下沉和责任下沉等“五下沉”,对司法所、国土所、综合执法中队等派驻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并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串并联式的平台“运行机制”,加强各条线力量在工作中的联动。 【改革微观察】 推进治理现代化提升群众获得感 城北社区第六网格的网格员沈永明:我觉得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我们每天巡逻能及时掌握辖区内最新情况,上报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辖区百姓平安。“四个平台”有效提高了部门联动办事效率,我们反映的问题很快能得到解决。 海盐县编委办主任钱永铭: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有利于增强基层调控能力、实现基层智慧治理、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接下来,海盐将持续加强“四个平台”建设,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走向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