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牵挂,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变淡。从“汶川不哭”到“汶川加油”再到“汶川涅槃”,从瞬间“归零”到原地起立再到发展起跳,十年时间,一砖一瓦在废墟中重构,发展理念在重建中升华。昨天擦干泪水的人们,正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5·12”到来之际,我们连线四川日报评论员,一起缅怀逝者,感受汶川的新生活。 ——编 者 汶川地震十年,带着回忆和希望重访灾区。站在汶川县萝卜寨前,远山含黛,花树扑面,游人如织;漫步北川新县城,道路笔直,民居整洁。一组数据更清晰反映着震区的发展:十年恢复重建与发展振兴,灾区经济增长始终高于四川全省平均水平,其中10个极重灾县年均增幅比全省高出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均突破万元大关。 曾饱受创痛的灾区,伤痕已渐渐抚平,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愿景、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生活。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汶川县映秀镇,看望慰问灾区群众。总书记强调,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温暖人心的话语,既道出了灾后重建的成功密码,更指明了灾区再出发的着力方向。 如果把这十年作一个时间上的切分,前5年,是万人集结、战天斗地的灾后重建;而后5年,则转入巩固成果、面向未来的发展振兴阶段。重建与发展,连上两个台阶的变化,形成持续延伸的时间轴。 这种变化,缘于新的理念。党和政府用新理念推进灾区科学重建,用新理念指导灾区加快发展。汶川灾后重建和芦山灾后重建过程中,灾区都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统筹谋划、科学规划作为首要前提,把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作为核心理念,把探索创新、破解难题作为关键抓手,把发展转型、生态平衡作为着力重点,不仅夺取了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并且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汶川县水磨镇的变迁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震前水磨是个典型的重化工城镇,聚集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63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在享受短期发展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良好自然生态遭受破坏的代价。震后在广东省的大力支援下,水磨从工业重镇升级为“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物质重建、经济重振、生态重塑、社会重构、文化重生……灾区发展水平一举跨越数十年。 这种变化,源于党的领导。在地震灾区,人们见到远道而来的客人,说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感谢”与“感恩”。灾区重建发展的巨大成绩,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转入持续时间更长的发展振兴阶段,我们之所以能够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夺取脱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交出灾区转型发展、提质升级的答卷,所仰赖的依然是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题的制度优势,是科学的决策体系、完备的组织体系、强大的动员体系、有力的执行体系形成的有力支撑。 当年在汶川震区考察救灾和重建的外国友人曾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回首经行处,成如容易却艰辛。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这场硬仗中留下了光辉的身影。重新站起来的灾区,期盼着我们党带领人民,再去打赢一场脱贫攻坚的硬仗。十年重建,更跃前程,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越性,激扬民族精神,凝心聚力、携手共进,一定能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