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邸敏学,系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任晓华,系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博士生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大幅度提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大力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用乡村文化的发展丰富、完善、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农民的道德水准和精神文明程度。新时代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采取符合农村、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依托村规民约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组建基层宣讲队伍,以农民视角为切入点,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农民、武装农民,使广大农民能够用科学的观点、科学的思维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阻断各类错误思想在农村的传播。乡村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要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强化其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把乡村文化兴盛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坚定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乡村文化建设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鲜明导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促使文化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蔓延与融合。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开拓农业产业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与升级。 重视传承和弘扬优秀农村地方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是一个区域内经过一定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点和风格的文化现象,是村民们的精神家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我国广大农村,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离不开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风采。重视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挖掘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社会等价值。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行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优秀历史传统教育,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批展示农村地方特色文化的平台,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应该说,没有对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与自觉,就不可能有乡村的繁荣与发展,乡村振兴的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写好乡村文化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在加强顶层设计、稳步统筹推进中,进一步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重塑乡村文化。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5日 11版) |